想讓膝蓋不受傷,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相信很多跑友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經常被一些不跑步的人問到,“聽說跑步很傷膝蓋,你跑了這麼長時間,膝蓋還好吧?”這樣的問題。

很多初跑者,在剛開始跑步時,由於跑步知識和技術的缺乏,往往會導致傷病,一遇到傷病,很容易產生恐慌感,之後就談“跑”色變,對跑步敬而遠之。

但也有很多人跑步5年、10年、幾十年膝蓋依然好好的,健步如飛。其實,體育運動是一把雙刃劍,適度的運動會強身健體,運動方式不得法反而會傷害身體。

對跑步也是一樣,讓你受傷的不是跑步,而是錯誤的跑步方法。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膝蓋受傷呢?在日常中如何養護膝蓋,預防膝蓋受傷?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系列話題。

爲什麼跑步膝蓋會受傷?

有數據統計,每年基本上有30%~60%的人在跑步時受傷,而這些損傷中的30%~50%與膝蓋相關。

跑步時每邁出一步,膝蓋便要承受體重數倍的壓力,如果體重更大壓力則成幾何倍數增長。膝關節是人體各種活動中負荷較大的關節之一,同時也是人體內最複雜的關節,因此受損傷的幾率也較高。

膝蓋疼痛有很多種,比如前膝蓋疼(又叫髕骨關節疼)、髕腱炎、髂脛束疼痛綜合徵、半月板損傷、滑囊炎等等,這些疼痛主要集中在膝蓋前面和側面。

那麼,跑步真的那麼可怕,那麼容易傷膝蓋,還能不能讓人好好跑步了?

但研究卻表明:

如果靜坐不動,膝關節損傷的發生率是10.2%;而高競技跑者,膝關節損傷的發生率是13.3%;以健身減脂爲目的的休閒跑者,膝關節損傷的發生率是3.5%,大大低於膝關節炎在普通人羣中的發生率。

來自醫學權威期刊美國《骨科與運動物理治療雜誌》

看到沒有,如果你久坐不動,反而更容易傷膝蓋,而經常跑步,發生膝蓋疼痛的概率反而越低。這是因爲經常跑步會促進膝蓋的血液流動和細胞再生,強化腿部肌肉,讓人更不容易受傷。

那麼,爲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膝蓋會受傷?

追究其原因就在於很多人沒有掌握正確的跑步方法,這其中包括不理想的跑姿,不合理的跑量、跑速,不熱身不拉伸,不進行力量訓練,體重太大,跑鞋不當,以及跑步場地不合適等等原因。

對照一下自己前一段時間的鍛鍊,是不是出現了上述的類似情況,你就知道自己的問題出現在哪兒了。

這一個動作,能很好地養護你的膝蓋

很多人膝蓋受傷了,就自暴自棄,從此謝絕了運動。其實,單純地躺在牀上靜養,靜止不動時間長了,肌肉就會萎縮,腿部力量變差,反而不利於膝蓋的恢復。

有一些運動損傷是需要靜養的,比如骨折、急性肌肉拉傷、急性崴傷扭傷等,前期是需要靜養康復,後期再去進行恢復性訓練。

很多運動康復專家說:關節一定是在運動中康復的。適當的運動能讓關節得到鍛鍊,關節的韌性、抗壓能力都能得到提升。

他們經常建議關節損傷的患者,在治療後期,一定要遵循醫生的計劃,按時進行適當的康復運動,在運動中恢復關節的功能。

《黃帝內經》中說:“上醫治未病,中醫治欲病,下醫治已病。”所以要想讓膝蓋不受傷,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

對於最好預防跑步膝蓋傷痛的方法就是:平常多加強肌肉鍛鍊,尤其是膝蓋周圍肌肉的鍛鍊,它有利於增強膝關節的穩定性,較少膝蓋負荷。

很多骨科、關節科、運動醫學科的醫生會推薦人們日常通過科學地靜蹲來養護膝蓋。

靜蹲是一個閉鏈的動作,通過股四頭肌、膕繩肌、小腿部位及臀部肌肉的靜力性等長收縮,來加強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從而提高膝關節的穩定性。

它對於養護膝關節,以及膝關節周邊肌肉、韌帶的損傷有很好的康復作用。

視頻來源:CCTV2《第一時間》

靠牆靜蹲動作要領:

①兩腳分開,與肩同寬

②腳尖朝前,後背貼牆

③身體放鬆,下蹲角度30°-45°爲宜

④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爲一次結束,休息1-2分鐘,重複進行

⑤每天重複3-6次。

⑥膝蓋不要內扣,下蹲深度以不產生明顯膝關節疼痛爲最佳。

具體一些細節要領可以看看這段視頻:

視頻來源:CCTV10《健康之路》

但是也有很多人會反映說:我練靠牆靜蹲爲什麼感覺沒有用,甚至膝蓋反而更疼了?

這往往是因爲你在練習過程中動作沒有做標準,肌肉發力不對,上半身過度靠牆,依賴身體與牆面的摩擦力、腳底與地面的摩擦力來保持穩定。

大腿肌肉發力不足,摩擦力的反作用力就會傳遞到膝關節,作用在髕腱上,對髕腱造成非常大壓力導致髕腱炎,結果會越蹲越疼。

那應該怎樣去改善呢?推薦用靠球的方式做靜蹲。

靠球靜蹲,並不是這種,那跟靠牆靜蹲沒什麼太大差別,還會出現腰部力量的代償:

靜蹲時背靠着瑜伽球,然後把屁股撅出去,用臀肌抵消一部分摩擦力,上半身俯身前傾,腹部保持收緊的狀態,更好地增加屈髖角度,重心落在兩腿正中間,股四頭肌尤其是內側和臀肌都能得到充分的刺激,鍛鍊效果更佳:

每次蹲到無法堅持爲一次結束,休息二三十秒,重複進行。

圖片來源:@運動康復陳老溼

嘗試做些其他力量訓練

其實很多跑者,從來不做力量訓練,只是一味的跑。如果肌肉力量不夠,導致過多的訓練負荷轉嫁到關節及其軟組織上,時間一長就會發生膝蓋部位的運動損傷。

其次,加強力量訓練的目的還在於改善肌肉的平衡。如果觀察你鞋底的磨損情況就會發現,總有一隻鞋磨損比較厲害,不平衡的肌肉力量,往往會影響你的跑步技術,造就不同的跑姿。

因此全面訓練很重要,跑者,千萬別忽視力量訓練。

下面是10組專門針對跑步人羣進行力量訓練的動作,能有效提高你跑步時所需要的臀部,髖關節,股四頭肌,下腹肌,膕繩肌,腳踝的力量以及穩定性。

1. 單腿下蹲

動作要領:下蹲的動作要慢一些,兩條腿的膝蓋不能碰到,不要弓背。每條腿做5-10次。

2. 單腿1/4下蹲

單腿站立,支撐腿做1/4下蹲,注意膝蓋不要內扣或者外展。想象自己要坐下,但臀部沒有接觸椅子的情形。每條腿下蹲20-30次。

3. 側平板支撐

動作要領:臀部不要往下掉,身體呈直線狀態。每個側面堅持30-60秒。

4. 側平板提膝

側平板支撐姿勢,然後提膝,呈跑步姿勢,每個側面堅持30秒。

5. 側臥抬腿

動作要領:抬腿的時候動作要慢一些,收回的時候速度加快。每條腿做20-30次。

6. 仰臥騎車

動作要領:背部、頭部和雙手緊貼地面,雙腿抬起,做騎行車動作,速度慢一些,兩條腿一定不能觸地。每次堅持30-60秒。

7.臀橋

很多跑者膝蓋、小腿、腳踝等容易受傷,歸根結底是因爲臀部肌肉太弱導致的。而臀橋動作,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強化臀部肌肉的動作。

8. 蚌殼式

動作要領:側躺時上身被手肘撐起,雙腿自然彎曲,雙膝一開一合,像蚌殼,雙腳始終貼合在一起。每個側面做20-30次。

9. 單腿平衡

單腿站立,然後提膝,擺臂,呈跑步姿勢,保持30秒,換腿,繼續保持30秒。如果覺得很輕鬆,可以增加難度,在腳底放一個讓你不平衡的墊子。

10. 彈力帶半蹲側步走

需要準備的器具,一根彈力帶。將彈力帶綁好放置於兩個小腿外側,上半身挺直,半蹲姿勢側向行走,堅持20-30秒。

上述10個動作可以作爲一組,循環做4-6組。

每天花15-20分鐘時間,做一遍這10組動作,就能練就跑無傷的身體,讓你更好的享受跑步這項運動帶來的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