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布的一份報告中曾預測,到2024年印度人口將達14.38億,超越中國成爲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有機構預測印度人口超越中國的時間節點是2027年)。

事實上,我國“人口第一大國”這個稱謂已經保持了數千年之久。

有學者做過研究,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建立時,全國人口在2500萬上下,而到西漢中期以後,全國人口基本維持在5000萬人以上。據《漢書》和《後漢書》記載,西漢人口峯值出現在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人口爲6300萬,東漢人口峯值則出現在漢桓帝永壽三年(公元157年),人口爲6500萬。

21世紀初,關於中國人口數量的直觀介紹,曾有這樣一句話:全世界每5個人當中就有一個是中國人。不過,如果這個比例放在漢朝,則要改成:全世界有三分之一的人是中國人。有老外曾經調侃說,在耶穌誕生的那一年,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被漢朝或羅馬統治。

在人口等同於國力的古代社會,龐大的人口基數讓中國能夠憑藉“衆人拾柴火焰高”的優勢創造出一系列的世界奇蹟: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數百座帝王陵墓……我國古代涉及洪水的傳說中相對應的都是在“治水”,而西方的傳說中卻總是充斥着“避難”。事實上,即使是處於文明曙光初現的新石器時代,浙江的良渚古國也留下了100平方公里的外圍水利系統,讓世界驚歎不已。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着科技醫療的進步,世界人口才進入了爆炸式增長,平均每12年增加10億人,但中國卻是個特例,中國的龐大人口基數早在2000多年前就已經奠定了。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中國可耕地面積是11900萬公頃,排名世界第四,而排名世界第一的國家是印度,可耕地面積達到了15646萬公頃。此外,印度地處亞熱帶氣候區,以水稻爲例,印度大部分地區可以一年三季,而中國多數地區只能種兩季,寒冷的北方甚至只能種一季。

有了這層差異和對比,就不免讓人產生一個疑問,在氣候、可耕地面積並不佔優的古代中國,究竟是怎樣做到供養如此龐大的人口基數的呢?

對此,國外網站上一衆老外針對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我們先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內容有節選)。

1.印度地區實際上應當比古代中國擁有更多的人口,但可惜它分裂了,每一個獨立的王國都無法與中國人口相比。而中國在76%的時間裏都是統一的(2132年的帝國時期中有1854年是統一的)。

秦皇漢武注:外國人統計的中國大一統時間數據並不準確,不過,即使是在分裂時期,每一個割據政權也都在極力完成重新統一,這種“大一統思想”甚至影響到了漢化的匈奴人。漢趙開國皇帝劉淵在稱帝詔書中曾感慨:“四方略定,惟東南一隅(指東晉)未賓王化”。

2.清朝時中國人口增長到4億,原因是引進了番薯。

3.中國人口激增到1億,似乎與玉米、土豆和紅薯的進口和種植相對應。

秦皇漢武注:紅薯和玉米在明朝末年引進,清朝時得到推廣種植,這兩種作物使土地利用更加充分,的確提高了承載更多人口的能力。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宋朝宣和年間,人口就已經突破了1億大關,而宋朝還只是個割據政權。東漢如果不是遭遇了慘烈的軍閥混戰,相信人口也會接近1億。

4.事實上,水稻並不是產量最高的主要作物,印度北方邦是人口最密集的區域,這裏的主要農作物卻是小麥。

5.決定人口數量的不是你種什麼作物,而是如何使每塊農田的產量最大化,並且能把糧食分配到百姓手中。

我國古代之所以能夠長期保持龐大的人口基數,首要的原因就是老外提到的大一統的環境,而發達的農業技術則使單位面積作物產出量可以供養更多的人口。

據甲骨文記載,早在商朝時,我國就已經形成了黍(大黃米)、稷(小米)、菽(豆)、麥、稻“五穀”種植,奴隸制的提前終結以及歷朝歷代對人口增殖的鼓勵和對人口規模的看重,使得中國比同期的世界其他地區更容易出現人口繁榮。西漢“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唐朝“戶口滋盛,中外倉庫,無不盈積”……

文明延續的穩定,和對農桑的一體推進,是長期保持龐大人口基數的根本動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