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爲作者授權醫脈通發佈,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作者:王建華 主任醫師

在開聊“糖尿病與腫瘤”這個話題之前,讓我們先看兩個例子:

例一:

張奶奶有20多年的糖尿病史,平時她進餐及服藥都很規律,這些年血糖一直很平穩,沒有併發症,身體狀況良好。今年春節過後,不知什麼原因,張奶奶的血糖顯著升高,同時伴體重明顯下降、納差、腹脹,經常感覺後背痛。爲了查明病因,住進了醫院。入院查體:患者鞏膜及皮膚輕度黃染,空腹血糖高達16.8mmol/L,腫瘤標記物CEA、CA199明顯高於正常,尤其是CA199超出正常上限十幾倍,隨即又做了腹部B超及CT,最後確診是“胰腺癌”。由於病情已是晚期,沒有手術機會,只能採取保守治療。

例二:

李大爺今年65歲,有十幾年的糖尿病史,血糖始終控制欠佳。這兩年因“糖尿病足壞疽”曾輾轉多家醫院治療。今年春節剛過,李大爺又因爲足部感染加重再次入院。入院後化驗檢查顯示有多項腫瘤標記物(CEA、CA199、CA125等)輕度升高。爲了排除腫瘤,隨後又給李大爺做了包括腹部B超、胸腹部CT、胃鏡、腸鏡在內的多項檢查,但均無陽性發現。之後,又調閱了患者這幾年在外院住院的有關檢查資料,發現其腫瘤標記物(如CEA、CA199、CA125等)檢查結果同樣偏高,前後對比發現沒有明顯變化,最終排除了消化道腫瘤的可能性。原來是虛驚一場,患者及家屬懸着的一顆心這才總算落了地。

臨牀上,像張奶奶這樣的例子在糖尿病人羣中並不少見。其實早在上世紀初,人們就已注意到糖尿病患者的癌症發病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與腫瘤”的相關性問題一直都是臨牀關注的熱點。近年國內外許多流行病學研究證實:2型糖尿病可以明顯增加許多腫瘤的發生風險,包括消化道腫瘤(胰腺癌、結直腸癌、肝癌、胃癌等)、子宮內膜癌、乳腺癌、膀胱癌等等,只有前列腺癌是個例外。不僅如此,糖尿病與腫瘤並存還會明顯增加癌症患者的死亡風險。

2010年8月,由美國糖尿病協會(ADA)和美國癌症學會(ACS)共同制定、頒佈的《糖尿病與癌症共識報告》,進一步肯定了糖尿病會增加癌症的發生風險。

一、糖尿病人爲何容易患腫瘤?

目前,糖尿病人易患腫瘤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以下幾方面的因素有關:

1.提供能量

葡萄糖是腫瘤細胞的唯一能量來源,高血糖爲腫瘤細胞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環境,長期高血糖可以促進腫瘤細胞的增殖。

2.高胰島素血癥

由於病人體內存在胰島素抵抗,或是大量注射外源性胰島素,使得血液中胰島素水平過度增高,後者的促有絲分裂作用可能會刺激腫瘤細胞加快增殖。

3.高糖毒性

長期高血糖可對DNA造成氧化損傷,容易導致細胞癌變。

4.免疫功能下降

完好的免疫功能可以增強機體的抗癌能力,而糖尿病會削弱機體的免疫力,從而增加癌症的罹患風險。

此外,糖尿病人易與腫瘤相伴,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兩者有共同的發病土壤,或者說是致病因素。比如年齡,無論是2型糖尿病還是腫瘤,基本大都是在中老年高發,此外,肥胖、熬夜、菸酒等也都會增加糖尿病和腫瘤的風險。

二、腫瘤標記物陽性≠腫瘤

“腫瘤標記物”是指由腫瘤細胞合成、分泌到血液當中,能夠反映腫瘤存在和生長的一類物質,被廣泛用於腫瘤的輔助診斷及鑑別診斷,同時也是檢測腫瘤復發、轉移以及評價療效的重要指標。

需要說明的是,腫瘤標記物並非完全特異性地由腫瘤組織表達,一些非腫瘤疾病(如糖尿病、慢性腎病、慢性活動性肝病、膽石症等)也會引起某些腫瘤標誌物升高,此外,正常人的某些生理變化(懷孕、衰老等)也可引起腫瘤標誌物升高,如妊娠期婦女AFP(甲胎蛋白)和CA125也可明顯升高、正常老年男性PSA可有輕度升高等等。因此,腫瘤標誌物陽性只是提示但還不能確認存在腫瘤,最終確診還需依靠醫學影像(如CT、MRI、B超、內窺鏡等)以及細胞或組織病理學的檢查結果。

臨牀上,如果患者腫瘤標誌物只是輕度升高,長期觀察無動態變化,並且影象學檢查無異常發現,這種情況基本可以排除腫瘤,文中的李大爺就屬於這種情況,其腫瘤指標(CEA、CA199)輕度升高這可能與長期高血糖導致的“糖毒性”引發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有關。同樣地,腫瘤標誌物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腫瘤。例如,在肝癌病人中,肝癌標誌物甲胎蛋白(AFP)的陽性率僅達80%~90%,也就是說還有10%~20%的原發性肝癌患者AFP是正常或只有輕度升高。

鑑於腫瘤標記物在特異性和敏感性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侷限性,因此,不能完全根據其檢查結果陽性與否,來判定腫瘤的有無。

三、發現腫瘤標記物升高該咋辦?

如果發現腫瘤標誌物升高,既不要草木皆兵、過度緊張,也不能過於輕敵、滿不在乎,應當結合患者病史,仔細分析和排查各種可能情況。對腫瘤標誌物輕度升高的患者,不要輕率地下結論,但要注意定期複查、隨訪,並進行有關的影象學檢查,以排除檢驗誤差或其它非腫瘤原因。如果患者多項腫瘤標誌物均顯著、進行性升高,則腫瘤發生的可能性較大,需儘快完善有關檢查,及早明確診斷、及早治療。

四、糖尿病人應常規進行腫瘤篩查

糖尿病與腫瘤(尤其是“消化道腫瘤”)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糖尿病人羣(尤其是老年患者)屬於腫瘤的高危人羣,因此,在糖尿病人羣中常規開展腫瘤篩查很有必要。

據統計,胰腺癌患者“糖耐量異常(IGT)”的發生率高達80%,糖尿病的發生率達30%~40%。血糖升高常常是作爲胰腺癌的首發症狀,而一旦患者出現消瘦、腹部不適、腰背痛、黃疸等典型症狀時,病情往往已進入晚期,幾乎均已失去手術切除的機會。因此,在糖尿病的臨牀診治過程中,不能僅僅滿足於1型或2型糖尿病的診斷,一定要注意查找高血糖背後的病因,尤其對於血糖原本控制挺好但近期不明原因突然失控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化驗腫瘤指標(如CEA、CA199等),做腹部B超、CT及經內窺鏡胰膽管造影等相關影像學檢查,排除“胰腺癌”。

五、預防腫瘤應從改變生活方式做起

前面談了,腫瘤與糖尿病是“近親”,兩者具有相同的發病土壤,因此,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適用於糖尿病,同樣適用於腫瘤的預防。爲此,糖尿病人應當規律作息、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限制高糖、高脂、高鹽以及烤焦、醃製食物,增加穀物、新鮮果蔬等高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遠離菸酒。在現有的降糖藥物當中,二甲雙胍已被證明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與其他降糖藥治療相比,服用二甲雙胍的患者其罹患癌症的風險降低近40%,不失爲糖尿病患者預防癌症的理想之選。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