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黃湛航

遺尿症(NE)是兒童和青少年常見疾病。NE俗稱尿牀,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尿失禁。國際小兒尿控協會(ICCS)和世界衛生組織把NE定義爲兒童5歲以後,每月至少發生1次夜間睡眠中不自主漏尿症狀,且持續時間>3個月。

有那些因素引起遺尿症?

1、遺傳因素

如果父母一方有NE病史,孩子NE的發生率爲40%,父母雙方有NE病史,孩子NE的發生率高達70%。

2、疾病因素

如兒童曾經患有尿路感染或者腎臟疾病,那麼兒童患有遺尿症的概率會增加。

3、心理因素

小兒遺尿症與心理行爲異常密切相關,精神心理發育障礙及其伴隨的行爲異常可能是促發遺尿症的一個原因。若孩子長期處於父母親的責備中或不良情緒的出現,兒童的精神處於長期緊張、焦慮狀態,在夜間發生尿牀的幾率會增多。

4、排尿習慣

因素若孩子無法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也會使孩子患上遺尿症。兒童遺尿症有哪些危害呢?

遺尿往往長期存在,對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和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的損害。 長期尿牀的孩子,往往會伴隨擔憂、焦慮、自卑、自我否定等不良情緒。 絕大多數遺尿症患兒爲夜間遺尿,並存在挑食、厭食、尿後仍然不醒、磨牙等臨牀特徵;年齡越大的孩子越容易因爲遺尿導致多種社會關係緊張。

兒童遺尿症需要治療嗎?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治療有方法:

1、藥物治療

醫生會通過詢問兒童病史或者結合醫學手段進一步判定患病的患病因素,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纔能有針對性的幫助患兒治療。

去氨加壓素(DDAVP)DDAVP是ICCS推薦的一線治療藥物。一般在臨睡前1~2 h服用。用於6歲或以上患者。其有效時間約8 h,常見不良反應包括頭疼、噁心、嘔吐等。服藥前1 h和服藥後8 h限制大量飲水,服藥後1 h左右提醒患兒排空膀胱。

M受體拮抗劑M受體拮抗劑適用於DDAVP治療無效,排尿日記提示膀胱容量小或尿動力學檢查提示有逼尿肌過度活動患兒。主要的藥物有托特羅定、奧昔布寧和消旋山莨菪鹼、索利那新等。使用時要參照兒童劑量使用,每個療程需3~6個月,注意口乾和便祕等不良反應。

鹽酸甲氯芬酯鹽酸甲氯芬酯適用於伴有夜間喚醒困難的NE患兒。睡前半小時口服。

丙咪嗪丙咪嗪用於DDAVP和M受體拮抗劑治療均無效的大齡NE患兒。治療NE的劑量爲睡前單次給藥,與M受體拮抗劑聯用可以提高治療效果;其最嚴重但是罕見的併發症有心臟毒性和肝毒性,開始使用之前應檢查心電圖是否有心律失常。其已經不再作爲治療NE的一線藥物。

2、警鈴(叫醒)療法

即遺尿報警器,就是在患兒尿溼一點時這個報警器就發生響動,叫醒孩子起來排尿,長此以往形成條件反射,調整到一個正常的排尿模式,患兒膀胱一脹滿,即使不用報警器他也能醒來。

3、中醫藥及鍼灸治療

中醫湯藥治療NE具有悠久的歷史,不同醫生使用的治療方案也不盡相同,而採用自擬補脾益腎縮泉湯治療小兒遺尿,取得了較好療效。鍼灸治療以補腎固澀、調整臟腑、振奮陽氣爲主,整體與局部並重,有單穴也有複穴。頂線穴中亦可結合電針、皮內針、灸法、推拿、穴位注射、耳穴等療法以取得更好療效。

4、行爲治療

行爲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同時對患兒的膀胱進行功能性訓練,膀胱功能訓練有利於加強排尿,控制和增大膀胱容量。

5、心理治療

兒童不良情緒的出現也會增大遺尿症的發病概率,因此家長要爲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綜上所述,引發患兒出現遺尿症的因素較多,在治療的過程中,需要針對患兒的病因,採取具有針對性的方法。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行爲治療等,都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病情,才能達到最終的治療效果。

生活預防與調理

1、飲食要適時

鼓勵孩子在學校和外出時正常飲水,不要讓孩子認爲減少飲水才能避免遺尿。晚餐時儘量別喫粥、湯類等含水量多的食物。睡前2小時儘量不喫含糖量高的食物,如西瓜、葡萄等水果。睡前1小時不多飲水。

2、正常的作息

早睡早起,調整正常作息,養成睡前排尿的好習慣。

3、定時叫醒

大多數遺尿的孩子睡眠比較沉,家長一定要刺激孩子清醒排尿,建立醒覺反應的作用,如捏捏鼻子和耳朵,撓腳心等辦法,讓孩子清醒排尿,一般堅持叫醒四周以上,會有良好效果。

4、善於溝通

家長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現的焦慮,告訴孩子配合治療、按時排尿,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這個情況很快會好轉,不會影響與小朋友的正常交往,讓孩子從心理上解除負擔。

審稿專家:廣東省藥學會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魏理

以上爲“藥品安全合作聯盟”志願者的原創作品,如若轉載請註明作者和來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