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平王放弃西周的丰、镐,被迫东迁雒邑(今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平王东迁以后,势力日益衰弱,大大小小的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也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觐、述职。

“各自为政”而又“心怀鬼胎”的诸侯们,谁能成为真正的霸主呢?成为“霸主”有多少路可以走呢?

“一盘散沙”的西周诸侯

当时有诸侯国140多个,比较重要的有十几个,许多小国相继被灭掉,一些较大的国家就更加强大。如齐、晋、秦、楚等国。初封或起初时,辖区不过方数十里或百余里,可是后来随着国势的强大,陆续吞并了周围的许多小国,疆域迅速扩大他们“兴师不请天子,然挟王室之义,以讨伐,为会盟主。”于是出现了大国相继争霸的局面。

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说,五霸一般指的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但宋襄公并未能称霸而争霸的大国,还有吴、越,于是对五霸的说法并不统一。

春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是齐桓公,所谓称霸就是因势力强大,而为中原诸侯的盟主,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

管仲三项改革打牢齐国根基

齐在春秋前期,已是东方的大国,疆土“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今山东临朐)北至于无棣。”负山面海,有鱼盐之利。但在齐襄公时,由于政治黑暗,剥削残酷,阶级矛盾一度很尖锐。齐襄公死后,其弟齐桓公继位,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管仲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管仲改革的主要事项有三:

1.“案田而税”: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收数量不等的租税。这种做法既适用于原有的“井田”也适用于后来的私家开荒地。办法比较合理,也扩大了税源,既稳定了社会秩序,也增加了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

2.“作内政而寓军令”:也可以叫做“寓兵于农”。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齐之都城为国,边邑为鄙。分国为二十一乡,“商工之乡六,士农之乡十五。”士农之乡每家出一人为卒,每乡二千户,出士卒二千人;五乡出士卒万人,为一军。士农十五乡,组成三军。每年利用农闲时间进行军事训练。这个办法加强了齐国的军事力量。

3.市农工商分居:使“士之子常为士,农之子常为农,工之子常为工,商之子常为商。”职业世代相传,既保证了社会生产,也避免人们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

齐桓公“救患扶危”立威信

齐国通过改革,国势日益强盛。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燕,齐桓公率军北伐山戎,保卫]燕国。前662年,狄人侵邢(今河北邢台),齐桓公又救邢国,并把邢人迁到夷仪(今山东聊城),另筑新城已安置。公元前660年,狄人又侵卫,杀卫懿公,齐桓公救卫国,将卫剩余人口迁至楚丘(今河南滑县)。齐桓公的救患扶危的行动,得到一些诸侯的拥护,威信大增。

这时,南方的楚国强盛起来,不断北侵,吞并有许多小国,又连年伐郑,威胁中原。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齐、宋、陈、卫、郑、许等国之师伐楚,与楚军对峙于陉(今河南偃师),双方互不相让。后齐、楚在召陵订立盟约,都撤回军队,史称“召陵之盟”齐桓公这次出兵虽未与楚作战,但却打击了楚国北进的锋芒,暂时消除了楚对中原诸国的威胁。

“葵丘之盟”齐桓公始称霸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河南兰考东)大会诸侯,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会上订立盟约,申明:“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 言归于好。”还规定同盟诸国,“无曲防,无遏籴,无有封而不告。”就是不要乱筑堤防,使邻国受水害,不要囤积粮食,使受灾之国买不到粮,不要擅自以田邑封给卿大夫,而不报告天子。史称“葵丘之会”。

从此,齐桓公成为中原诸侯的霸主。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由于齐桓公称霸之事在此前历史上是没有的,所以史称“齐桓公始霸”。

齐桓公能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是因为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关键要素。“天时”是西周的诸侯分封制,平均分配了西周力量,大家力量都不大,就看谁能早点采取行动了。“地利”是地处中原,富庶地区,人丁兴旺。“人和”有管仲这样的贤臣进行革新,使齐国逐渐强大。

综上所述: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是必然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