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70年,平王放棄西周的豐、鎬,被迫東遷雒邑(今洛陽)。至此,西周結束,東周建立。平王東遷以後,勢力日益衰弱,大大小小的諸侯不再聽從天子的命令,也不定期向天子納貢,朝覲、述職。

“各自爲政”而又“心懷鬼胎”的諸侯們,誰能成爲真正的霸主呢?成爲“霸主”有多少路可以走呢?

“一盤散沙”的西周諸侯

當時有諸侯國140多個,比較重要的有十幾個,許多小國相繼被滅掉,一些較大的國家就更加強大。如齊、晉、秦、楚等國。初封或起初時,轄區不過方數十里或百餘里,可是後來隨着國勢的強大,陸續吞併了周圍的許多小國,疆域迅速擴大他們“興師不請天子,然挾王室之義,以討伐,爲會盟主。”於是出現了大國相繼爭霸的局面。

古代曾有春秋五霸之說,五霸一般指的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但宋襄公並未能稱霸而爭霸的大國,還有吳、越,於是對五霸的說法並不統一。

春秋時期首先稱霸的諸侯是齊桓公,所謂稱霸就是因勢力強大,而爲中原諸侯的盟主,並得到周天子的承認。

管仲三項改革打牢齊國根基

齊在春秋前期,已是東方的大國,疆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今山東臨朐)北至於無棣。”負山面海,有魚鹽之利。但在齊襄公時,由於政治黑暗,剝削殘酷,階級矛盾一度很尖銳。齊襄公死後,其弟齊桓公繼位,任用管仲爲相,進行改革。管仲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政治家。管仲改革的主要事項有三:

1.“案田而稅”:就是把田地按土質好壞,產量多少,分爲若干等級,按等級高低徵收數量不等的租稅。這種做法既適用於原有的“井田”也適用於後來的私家開荒地。辦法比較合理,也擴大了稅源,既穩定了社會秩序,也增加了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

2.“作內政而寓軍令”:也可以叫做“寓兵於農”。就是把居民的組織和軍隊的編制統一起來。齊之都城爲國,邊邑爲鄙。分國爲二十一鄉,“商工之鄉六,士農之鄉十五。”士農之鄉每家出一人爲卒,每鄉二千戶,出士卒二千人;五鄉出士卒萬人,爲一軍。士農十五鄉,組成三軍。每年利用農閒時間進行軍事訓練。這個辦法加強了齊國的軍事力量。

3.市農工商分居:使“士之子常爲士,農之子常爲農,工之子常爲工,商之子常爲商。”職業世代相傳,既保證了社會生產,也避免人們因謀職業而使社會動盪。

齊桓公“救患扶危”立威信

齊國通過改革,國勢日益強盛。公元前664年,山戎侵燕,齊桓公率軍北伐山戎,保衛]燕國。前662年,狄人侵邢(今河北邢臺),齊桓公又救邢國,並把邢人遷到夷儀(今山東聊城),另築新城已安置。公元前660年,狄人又侵衛,殺衛懿公,齊桓公救衛國,將衛剩餘人口遷至楚丘(今河南滑縣)。齊桓公的救患扶危的行動,得到一些諸侯的擁護,威信大增。

這時,南方的楚國強盛起來,不斷北侵,吞併有許多小國,又連年伐鄭,威脅中原。公元前656年,齊桓公率齊、宋、陳、衛、鄭、許等國之師伐楚,與楚軍對峙於陘(今河南偃師),雙方互不相讓。後齊、楚在召陵訂立盟約,都撤回軍隊,史稱“召陵之盟”齊桓公這次出兵雖未與楚作戰,但卻打擊了楚國北進的鋒芒,暫時消除了楚對中原諸國的威脅。

“葵丘之盟”齊桓公始稱霸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在葵丘(河南蘭考東)大會諸侯,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衛、鄭、許、曹等國的國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參加。會上訂立盟約,申明:“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 言歸於好。”還規定同盟諸國,“無曲防,無遏糴,無有封而不告。”就是不要亂築堤防,使鄰國受水害,不要囤積糧食,使受災之國買不到糧,不要擅自以田邑封給卿大夫,而不報告天子。史稱“葵丘之會”。

從此,齊桓公成爲中原諸侯的霸主。得以挾天子以令諸侯,由於齊桓公稱霸之事在此前歷史上是沒有的,所以史稱“齊桓公始霸”。

齊桓公能成爲春秋第一“霸主”,是因爲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關鍵要素。“天時”是西周的諸侯分封制,平均分配了西周力量,大家力量都不大,就看誰能早點採取行動了。“地利”是地處中原,富庶地區,人丁興旺。“人和”有管仲這樣的賢臣進行革新,使齊國逐漸強大。

綜上所述:齊桓公成爲春秋第一“霸主”是必然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