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你們那裏都有什麼飲食習俗呢?

立冬至,預示着冬季的來臨,溫度下降,天氣開始變得寒冷。在這個節氣,每個地方都有相關的飲食習俗。南京人有喫生蔥的習慣,是"抵禦嚴寒、減少疾病"的寓意;北方地區則有喫餃子的習俗,人們喫了餃子,預示着在冬天耳朵不會受凍;到了福建、廣東一帶則是喫甘蔗,保護牙齒,滋陰潤肺;到了山東,當地人在立冬有喝羊肉湯的習慣,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湯是抵禦嚴寒的最佳食材。這些立冬飲食習俗是生活智慧的結晶。

在我們老家,立冬飲食喫得多的就是湯飲,雞湯、豬肉湯、羊肉湯等,這些都是冬季非常適宜的美食,爲身體補充營養的同時還能增強體質,以應對即將到來的寒冷天氣。相比溫和的雞湯和豬肉湯,羊肉湯的熱性要強很多,這還是由食材的特性決定的。羊肉屬於溫熱食材,食用多了容易生內火,而且它的特殊羶味是很多人不能接受的。

那麼燉羊肉加什麼食材能保證溫補不上火,還能有效去羶味呢?

單喫羊肉,食用多了肯定會生內火,這個時候就需要加點其他的食材來中和羊肉的部分熱性,可以選用一些涼性食材,在方面,白蘿蔔是最佳選擇。白蘿蔔性涼,汁水充足,適合在秋冬季節食用,起到去燥下內火的作用。如果將白蘿蔔和羊肉一起燉湯,可以中和羊肉的熱性,做出來的羊肉湯更加溫和不燥,適合大多數人食用。同時,白蘿蔔的"海綿"肉質能夠吸收羊肉的羶味,減少羊肉的羶味。今天要爲大家分享的就是用羊肉和白蘿蔔搭配製作的【羊肉蘿蔔清甜湯】,湯鮮味美,清甜滋潤,溫補不上火。

---【美食食譜-羊肉蘿蔔清甜湯】---

主料-羊腿肉一斤,蘿蔔兩個。

配料-老薑一塊,枸杞一小把,芹菜一根。

---【烹飪步驟】---

①準備烹飪所需食材-去市場挑選新鮮的羊腿肉(或羊肋骨),放清水中浸泡30分鐘,去除羊肉血水,算是初步去腥,切成小塊。起鍋燒水,滴上幾滴白醋,下入羊肉。水開後焯水5分鐘,撇去浮沫,撈出用冷水浸泡涼透。順便將生薑去皮切塊,用刀背輕輕拍散,利於辛辣味滲出,白蘿蔔洗淨切塊。

②起鍋燒熱,加一層薄油,晃動鍋身讓油潤滿鍋底。油熱後,倒入羊肉煸炒,當羊肉顏色發白,肉質變幹,有油脂香味滲出的時候。這個時候加淹過羊肉一個手指節的熱水,丟入姜塊。開大火煮開,撇去浮沫和多餘油脂,轉爲小火慢燉40-50分鐘。

③羊肉燉到一半的時候,可以加入白蘿蔔和枸杞一起燉。當白蘿蔔燉煮成透明狀說明羊肉湯燉得差不多了。加入芹菜葉,少量食鹽調味。關火,燜煮一會,湯水綿柔奶白,湯鮮味更濃,一股清甜味,滋潤補水又去燥。

---【烹飪小貼士】---

①羊肉燉湯適合選羊排和羊腿肉。羊排上的肉肥瘦兼顧,肉質鬆軟,容易熬出奶白羊肉湯。羊腿肉瘦肉偏多,適合長時間小火慢燉,食用也比較有嚼頭。

②要想熬出無羶味羊肉湯,技巧和方法很重要,這裏我用到了三個技巧,清水浸泡,加白醋焯水,加白蘿蔔。長時間浸泡可以逼出羊肉大部分血水和腥味物質,這是去羶味第一步。焯水的時候加點醋,可以軟化肉質,中和羶味。白蘿蔔纖維粗,可以吸收羊肉羶味。

③羊肉煸炒出油脂,在燉湯的時候油脂融入湯水中,使得整道湯水呈現奶白的效果,同時,小火慢燉也是燉出奶白湯水的關鍵。

④羊肉湯不適宜放過多調料,用食鹽調味即可,保證羊肉鮮味,同時還能熬出清甜的羊肉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