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宵衣久,憂勤爲萬方;捐軀酬赤子,披髮見高皇。風雨迷神路,山河盡國殄;御袍留血詔,哀痛何能忘?”這是詩人屈大均憑弔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朱由檢的一首詩。

提起崇禎皇帝明思宗,這個結束了朱明王朝200多年統治的亡國之君,有人覺得他悲情而壯烈,因爲歷朝歷代那麼多皇帝,像他那樣倒黴而最終以身殉國的沒有幾個;有人同情他,覺得明朝亡國並不是崇禎之錯。

因爲他在最後壯烈殉國之際,留下的遺書令人感嘆不已;還有人指責崇禎帝固執而狠絕,既不肯議和,也不肯投降,卻在破城之際、自殺前夕送走兒子們,逼周後自殺,手刃嬪妃及各公主。當時,軍臨城下,周後告訴他:“我們在江南還有一個家。”崇禎聽了大發雷霆,斥責皇后干政。周後說的江南的家,其實是南京。而且很多後世人都說,若崇禎皇帝退守南京,未必就不能重振旗鼓,繼續延續明朝。事實果真如此嗎?崇禎又爲何不願意選擇避其開鋒芒,退而一搏呢?

01 成爲陪都的明朝開國都城——南京

南京,是朱元璋開國建立明朝時的都城。後來朱棣上位,各種權衡利弊之下遷都北京。但是,他還留了一手,並沒有將南京完全放棄,而是完整地保留了六部等管理行政機構,以防萬一哪天北方失守,還能退守南京以圖東山再起。

於是南京成了陪都。而在“天子守國門”的概念下,南京更像是明朝名義上的“都城”,所有的部班建制依然完善。於是朱棣以後的明朝就形成了南北兩京制:北京有天子坐鎮戍邊,南京治理南方各省。

若拋開各種因素不談,崇禎皇帝若真的反遷回去退守南京,最起碼相對於宋朝趙構一路被金軍追趕而倉皇匆促遷都杭州來說,崇禎帝有南京陪都可謂得天獨厚了。

因此,很多學者假設:在富裕的東南,沒有起義軍,又有長江天險,崇禎固守南京,暫且把北方給李自成,利用李自成和入關的後金鐵騎對壘之際,重振旗鼓以圖收復失地,會不會改變滅亡的歷史結局呢?

或許存在這樣的可能,然而幾率非常小。

02 勤政好皇帝遇上大廈將傾的王朝

公正的說,崇禎算是個好皇帝。他節儉勤勉,自律嚴謹,立志要勵精圖治振興國家。可以說,在各種奇葩昏君迭出的明朝後期,崇禎是一抹亮色。自崇禎繼位後,在他17年的當政期間,除非有特殊情況,否則必須每天上朝,大臣們若是遲到或是無故缺席,就庭杖伺候。而崇禎自己每天公務安排也極爲緊湊:甚至常常爲處理公文而徹夜不眠。他白天在文華殿接見羣臣議事,晚上在乾清宮批閱奏章,遇到緊急狀況便連續幾晝夜不休息,另外還每日視朝,參加日講和經筵。

據有關史料記載,有次崇禎在聽日講時,由於實在太疲憊,不自覺就把腳翹上臺稍做休整。好巧不巧,那天日講官文震孟正講《尚書》“爲上者奈何不敬”,崇禎聽了趕緊羞赧無比地以袍袖遮掩着把腳放下。可見,他就算疲憊至極,對日講也是認真聽學毫不敷衍。

可以說,在整個明朝276年間,也只有開國皇帝朱元璋能和他的勤政相比了。如此勤政勵志的崇禎在行動力上也是硬作風,登基不到一年就除了閹黨魏忠賢,爲王朝中興開啓了希望曙光。

然而,他卻又是個很運氣不好的皇帝。他登基時,明朝就已經內憂外患,大廈將傾。

首先,據史料記載,自崇禎元年(1628)起,各種災害連年不斷:大旱、饑荒、蝗災、瘟疫、鼠疫接連在多地爆發,導致民不聊生,十室九空;越是國難當前,越是貪官污吏橫行,官場極其腐敗,賣官鬻爵賄賂成風,幾乎無官不貪;皇族割地封藩,與官吏勾結袒護,置家國與不顧;沉重的苛捐雜稅更是讓百姓活不下去,紛紛揭竿而起,農民起義此起彼伏。

無可奈何的崇禎,曾8次發罪己詔向天下臣民謝罪。雖然罪己次數已達歷史之最,卻仍難改困境。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外有八旗鐵騎,兩方夾攻之下卻沒有軍費,還是不得不一再增加的遼餉、剿餉和練餉。只可惜,這些錢大部分依舊是進了貪官污吏口袋。

難怪崇禎無奈嘆息:“朕非亡國之君,事事乃亡國之象。”“朕非亡國之君,滿朝文武皆亡國之臣。”那時的明朝,早就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看着偌大的王朝其實已經爛透了。衰亡的因子深入根基,從客魏集團到東林黨,從農民起義到八旗強敵,明朝的未來早就無以爲繼!

03 吝嗇多疑大權獨攬卻無人可用

明朝歷代留下的弊病造就了明朝後期成爲即將崩盤的爛攤子,這讓崇禎皇帝再怎麼勤政也無能爲力。如果說,這是當時時代背景留給他的悲劇,那麼從個人因素來講他的性格本質更是加速了悲劇落幕。

少時喪母的崇禎,在深宮中與世隔絕,缺少親情關愛,又親歷紅丸案和移宮案等政治陰謀,種種經歷形成了他刻薄吝嗇、敏感多疑而又軟弱卻一意孤行的複雜性格,使他最終無人可用無人可信,而朝廷也最終無能臣義士。

第一:節儉到吝嗇,吝嗇到令人髮指

崇禎有多節儉?一張練字的紙都不捨得浪費,爲了節約就派人到宮外採買,還仔細詢問價格......這種小事上節儉也就罷了,但在國家大事上摳門就不是節儉或者吝嗇,而是誤國誤民了。而崇禎皇帝偏偏就這樣幹。

爲了節省國庫開支,崇禎大幅度裁撤驛站,令大批失業的驛卒紛紛加入農民起義,其中一個就是李自成。更可笑的是這所節約的開支僅相當於皇宮一個月支出。

另外,壓減官員薪水,使明朝官員薪水之低爲歷朝所罕見。跟需要要維持的正常開支相比,官員薪水幾乎是杯水車薪。這種超低新情況下怎麼可能不受賄貪墨搜刮百姓?

還有更離譜的。生死存亡之際,需要經費守城,他竟然也仍是一毛不拔。崇禎十七年(1645),李自成已建立農民政權,攻陷了平陽和太原,直逼京師。火燒眉毛中,崇禎召見吳三桂之父吳襄及戶部、兵部官員討論急調吳三桂部入京。但一聽到需要100萬兩銀子的軍需,吝嗇成性的崇禎竟然放棄此計劃,寧願坐困城中。

但是,就算吳三桂不回京,要想堅守京師也需要籌餉,可此時即將燈枯油盡的明朝,國庫僅有40萬兩,而百姓頭上也已經再無可搜刮,於是崇禎勒令文武百官捐款,但是富得流油的大臣們卻紛紛哭窮不願捐款。

因爲,身爲最高負責人、一生節儉而金銀滿倉的崇禎都不願意帶頭。大臣們希望崇禎能拿他個人的小金庫充軍餉,崇禎竟然向大臣哭窮說“內帑業已用盡”。他真的沒錢?不,李自成攻佔北京後在崇禎宮內搜出3700多萬兩白銀,不包括黃金和其他珠寶。

所謂上行下效,皇帝與大臣集體哭窮,就像一出鬧劇,最後節省了100萬卻丟掉了3700萬和無價的萬里江山。

第二:敏感多疑,事必躬親,大權獨攬

君臣關係之緊張,歷朝歷代崇禎爲最。原本因客魏集團一案,崇禎滿朝清算,已是人人自危。後來,崇禎先是對整個文官系統感到不滿,總是質疑大臣們的從政能力和品德人格,大臣們戰戰兢兢,十分爲難:如果表現得平庸無能就會被皇帝看不起,無法得到認可;而表現得精明能幹卻又會被皇帝猜忌目無尊上,最後只好抱着“與其多做多錯不如不做不錯”的態度拒不作爲。

而崇禎逐漸成爲一個自以爲是而又事必躬親的專制君主。而且,崇禎這種病態的性格越來越嚴重,幾乎對所有人都抱有一種深刻的懷疑和猜忌。因此,在他在位17年中,一共任用過50位內閣大學士,13個吏部尚書、17個兵部尚書、8個戶部尚書,16個刑部尚書、13個工部尚書、132個都察院左都御史!官員們走馬燈似的換來換去,卻沒有換出一個令崇禎滿意的。

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崇禎對前線領兵作戰的高級將領一樣毫無顧忌地猜疑,犯了大忌。那些率兵浴血奮戰的將軍們,如袁崇煥、楊嗣昌、孫傳庭、盧象升、洪承疇、熊文燦、陳新甲等人幾乎沒有一個得到善終:要麼被處死,要麼被逼戰死,要麼孤軍被圍卻得不到增援直至被生俘。就連一代名將袁崇煥,也因爲崇禎相信了皇太極拙劣至極的反間計,而被崇禎下令凌遲處死。

如此,極端的性格導致在崇禎當政期間,多名高級官員因他枉死:輔臣1人、尚書4人、總督7人、巡撫11人以及侍郎以下的官員難計其數。人人風聲鶴唳甚至把出將入相當成最可怕的事,那還有誰敢、還有誰願爲了大明王朝盡心竭力呢?

04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崇禎皇帝未必沒有想過退守南京,而後再徐徐圖之。然而,除去他性格的陰暗,他還是有睿智有膽略有風骨的,也曾雷厲風行知人善任,也常謙遜諮問羣臣政之得失和興亡之道; 只可惜山河早已零落,烽煙綿延四起,所有的局勢必然早就在他心中。但他確不能力挽狂瀾,也不知未來如何繼續,更沒了登基之初的圖治希望。

所以,在前有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參照下,在“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祖訓下,面對李自成兵臨城下,無力迴天的他寧願選擇面對滅亡,帶着他牽掛的一切離開。

所以,他不同南宋高宗趙構一樣偏安一隅;也拒絕了李自成開出的條件,安排了身邊人的去處,於崇禎十七(1644)年三月十九日悲愴赴,只於衣前留書:

“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賊直逼京師。雖朕薄德藐躬,上幹天咎,然皆諸臣之誤朕也。朕死無面目見祖宗於地下,去朕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自此,崇禎用他自己的性命給自己最後一次體面,也遵守了明成祖朱棣的訓示和對臣民的承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縱觀崇禎皇帝明思宗朱由檢的一生,正如《明史》所說:“且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又有史志稱其“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

這樣的崇禎若生在昇平時期,未嘗不能守成並終成明君。可惜,在那樣一個大廈將傾的時代,他的求治心切,他的悲劇性格只會加快王朝的滅亡,最終成爲前兩代皇帝的替罪羊。

歷史是冰冷無情的,總令人扼腕長嘆。亡國之君歷來備受唾棄,但世人卻對崇禎充滿了同情。有人說,崇禎皇帝雖是末代皇帝,但絕非亡國之君。所以,從沒有哪個末代皇帝能像他一樣,可以得到後世宛如對待明君般的尊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