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典型漢代列侯國都城聚落遺址——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已正式開園,出土文物陸續在遺址博物館存放和展示。出土文物中,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那尊已有2000多年曆史的青銅火鍋!

這尊文物表明,在2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在江西就已經“喫火鍋”了,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火鍋文化的源遠流長!

“史上最早的火鍋”出現在江西南昌

“海昏侯國,是劉賀於漢宣帝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在海昏縣建立的侯國。海昏侯墓室中出土的青銅火鍋,距今有2000多年。”被譽爲“海昏侯國博物館考古隊第一人”的考古專家楊軍教授介紹,海昏侯墓室裏出土的青銅火鍋,已和現代人使用的火鍋非常相似,上部爲食物器皿部分、下部爲一個炭火盤。

楊軍教授詳細介紹到,這個火鍋是個三足器,支撐比較穩定。上端是一個肚大口小的容器,便於蓋上蓋子,下端連接着一個炭盤,之間並沒有連通。這尊火鍋的發掘,最能體現海昏侯做爲皇室貴胄豪華的宴飲排場,則是目前發現的最早的火鍋。

“這是個實用型火鍋,因爲它有被用過的痕跡,炭盤裏有炭跡,鍋內也有使用過的跡象,甚至還有板栗等殘留物。”曾參與海昏侯墓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張仲立認爲,通過有使用痕跡這點判斷,這尊銅火鍋很有可能是墓主生前使用過的物品,這說明墓主人生前可能喜歡喫火鍋。

喫着火鍋蘸着醬 江西古人也愛這種美食

值得一提的是,在海昏侯墓中,和這口青銅火鍋一齊出土的還有古人喫火鍋的另一項重要食具——染爐。

染爐,是一個喫火鍋時的專用蘸料器皿,用炭火溫熱染杯中的調料,將肉食染味後再食用,染爐側面反映了漢代貴族風雅的飲食生活文化。

楊軍介紹,染爐是西漢時期的一種飲食器具,當時人們使用分餐制,一人一案,宴飲時一人一套,“染爐下面是個爐子,上面有個銅耳杯,是成套使用的器具。”

“西漢實行分餐制,喫飯時每個人面前放有一個小桌子,又稱爲案,案上擺放染爐。食材從銅火鍋中取出後再通過染爐蘸取調料、醬汁後食用。”楊軍教授說到,染爐的設計,符合漢代人的分餐飲食,宴飲時一人一套,隨喫隨飲,現代人享用火鍋的方式已初見雛形。

正如《論語·鄉黨篇第十》中記載,孔子對飲食非常講究,其中由著名的一句“不得其醬,不食”,說明醬對於飲食的重要性,已經提的非常高了。由此可見,喫着火鍋蘸着醬,這種現代人享用火鍋的生活方式,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代,就已在江西初見雛形。

火鍋文化已有2000多年曆史

火鍋如今是聞名全球的美食。不少人認爲,川渝火鍋歷史久遠。實際上,根據考證,目前市面上的四川火鍋,大約是在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1)纔出現。

在海昏侯墓中的銅火鍋被髮掘前,學界普遍認爲,火鍋起源一種說法是起源於三國或者魏文帝時代,因那時已出現“銅鼎”,另外一種說法是起源於東漢,因在考古出土的文物中有火鍋器皿“鬥”。海昏侯墓銅火鍋的出現,則將中國火鍋歷史再向前推進了200年!

楊軍教授說:“海昏侯國遺址被評爲中國社科院‘中國考古六大新發現’和國家文物局‘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從出土的古火鍋來看,我們還有一個新發現,就是原來早在2000多年前,咱們江西這片土地上早就開始喫火鍋了。“從海昏侯時代算起,火鍋在中國飲食文化地圖上,已是獨具特色風味和歷史積澱,江西人喫火鍋的歷史文化,更加源遠流長!

香辣熱烈的江西“火鍋文化”將更加閃亮

江西人喫火鍋,從古代一直火到現代。

在江西,南至贛州、北至九江,從瓷都到銅都,從鄱陽湖到井岡山,老百姓都廣泛喜愛喫火鍋。其實江西百姓都跟海昏侯一樣,獨愛那一盆熱氣騰騰的火鍋,延續着2000多年的獨特口味和文化。

“北有兵馬俑,南有海昏侯”。海昏侯國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內涵最豐富的典型漢代侯國都城聚落遺址。隨着遺址公園的正式開放,衆多古代人飲食器具和其它生活文物的發現,掀開了一幅江西人傳統文化追求的精美畫卷!

以後,當我們提及江西,則不僅僅是“景德鎮陶瓷”,“南昌海昏侯”也將成爲歷史文化載體的城市名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