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首降”

未來豬肉價格大概率仍保持回落態勢

10月,CPI同比漲幅繼續回落,創下2009年11月以來新低。

國家統計局11月10日發佈數據顯示,10月CPI同比上漲0.5%,漲幅比上月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豬肉價格同比下降2.8%,在連續上漲19個月後首次轉降。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表示,10月CPI同比漲幅回落較多,主要是受去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翹尾因素減少以及豬肉價格由升轉降影響。


1.豬肉價“降不下去”

此前豬肉“降不下去”主要原因還是一點:生豬的產能還沒有恢復常態

主要產能恢復,養豬的人變多了,那麼供求關係就一定會發生改變,不依賴進口豬肉實現自給自足之後,價格就會出現“拐點”,其實只要生豬的產能可以恢復到和之前的正常水平一樣,那麼回到10元時代是可以期待的。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一共有6177個豬場正式投產,而且有10778個豬場恢復了生產,而且我們也發現一些散養的人也在開始嘗試養豬了,所以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國內的生豬數量在不斷的提升,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6月底,全國能繁母豬已經有3629萬頭,比去年多了549萬頭,也達到了2017年8成以上的水準。

今年8月初,豬肉價格一度節節攀升,進入9月後略有下降。北京一家生鮮超市的工作人員說:“同比去年價格還是比較高的,漲幅在50%以上。”

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辛國昌介紹:“我們現在因爲豬肉進口量也在增加,總體來看,後4個月的豬肉價格大概率事件就是要比去年同期低。”

數據顯示,8月份全國生豬生產繼續較快恢復,隨着上市肉豬量的持續增加,四季度供需關係將進一步緩和。

辛國昌介紹:“8月份生豬存欄同比增長了31%,母豬存欄同比增長了37%。從今年6月份開始,母豬存欄同比開始增長,7月份生豬存欄同比開始增長,這是一個重要的拐點。”


2.豬肉價“首降”

據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價格信息系統”監測,10月份,豬肉批發均價(白條肉批發均價)爲42.50元/公斤,環比下降10.3%,同比也由漲轉降,下降4.7%。

“截至10月第4周,豬肉價格環比連續8周下降,同比自10月份第2周起出現下降。”農業農村部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顯示。

“10月份以來食品價格漲勢顯著走弱,周頻的食用農產品價格指數環比走低。”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學智表示,豬肉價格環比明顯回落,牛肉、羊肉價格都有所下降,預計食品價格環比出現負增長,將影響到CPI顯著回落。”

此前11月5日,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爲39.18元。豬肉價格已經穩步降到十幾元一斤了。

據海關數據,2020年上半年我國豬肉進口額總計428.95萬元,增幅爲132.9%。我國自2020年1月1日起,將凍結豬肉進口關稅由12%暫時下調至8%,有利於增加豬肉進口量,有效緩解國內供應緊缺問題。

據重慶晨報新聞顯示,超市精瘦肉零售價格爲57.64元/公斤,周環比跌1.99%;農貿市場精瘦肉零售價格爲60元/公斤,周環比跌4.41%。目前豬肉價格確實較前一個月有明顯下降。比如,豬筒骨已經由之前的28元左右一斤,降到了22-25元左右;夾子肉也由之前的28元左右一斤降到了25元左右。

重慶市商務委相關人士分析,隨着豬肉供應增加,重慶市場豬肉批零價格持續下跌。預計接下來豬肉價格或將繼續呈穩中緩跌態勢。



3.小結

國外的疫情持續惡化,新增確診人數時不時刷新新高,在這樣的情況下,由於疫情防控要求高、國外產量減少,實際進口量必然大幅減少,所以此前豬肉價格久漲不降,也是有此因素的一定影響的。

如今在國內生豬產能恢復進程加快的背景下,豬肉價格出現回落。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副局長陳光華也表示,今後一個時期,豬肉供應形勢會越來越好,有信心實現全年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接近常年水平的目標。

“生豬產能恢復進程加快,高基數效應疊加供給增加,未來豬肉價格大概率仍保持回落態勢。”招商銀行研究院認爲。

一位網友表示,疫情之前,豬肉就貴得快喫不起了,春節時在老家,我媽臘月二十就買好了年豬肉,三十斤快一千塊錢,往年也是30斤肉五百都用不了,那時候可沒有疫情。豬肉漲價已經快一年半了!

還有網友表示,豬肉降價了,回家紅燒排骨、紅燒肉犒慶祝一下。



財經下午茶綜合自重慶晨報、大金牛財經、央廣網、前瞻網、中國新聞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