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乱世时期的各路军阀,孙殿英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他能有这么大的名气,可不是因为抗日立下了多大的军功,而是因为近代史上一次震惊世人的盗墓事件。也就是“清东陵盗宝案”。

1928年,孙殿英奉命率军前往冀北一带剿匪,途经清东陵。当时距离清朝灭亡也就只有16年而已,虽然已经有不少匪徒看中了这块宝地,潜伏进来准备对清东陵下手,但是其中还是一片未被人开辟的完美陵墓。

历史上盗墓贼不少,官盗也并不稀罕,都是些为了钱财放弃了道德底线的人。而孙殿英在赶走正准备盗挖清东陵的流寇之后,也心生歹念,成为了官盗中一员。孙殿英从小就和流氓打交道,没什么文化,所以对文物古迹也没有保护意识和鉴别能力。

再加上有军队的助力,孙殿英盗墓就不像民间的流寇那样“小家子气”。只要是打不开的墓穴,他就全都用炮弹轰开,但凡是被他光顾过的陵墓,墓主的尸骨也一定会被他拖出棺材曝尸。

孙殿英将花了7天7夜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洗劫得一干二净。后来专家们进去收拾残局的时候才发现,除了孝仪皇后和慈禧太后,乾隆和他的妃子们都没有留下全尸。孙殿英的盗墓行径自然令世人所不齿,一时间所有人都对其口诛笔伐。

但是孙殿英为人圆滑,口齿伶俐,很会做表面文章。他先是将自己放在被清朝迫害的受害人一面,显得自己盗墓是在“替天行道”,接着又将很多珍贵的宝物拿出来送给当朝权贵。许多大人物都经受不住宝物的诱惑,接受了他的贿赂。

说起来,孙殿英的父亲也是一位有民族气节之人。早年的时候他因帮乡人出头,被旗人打死,这才使得孙殿英的童年十分困顿,混迹街头。在众人的同情,以及名流的力保之下,孙殿英不仅没将清东陵盗取的宝物交还回去,甚至还全部收入囊中。

孙殿英就靠着倒卖文物,一时间成为了巨富。三年后,也就是1931年,孙殿英的儿子孙天义出生,也可以说是富家公子哥了。但是孙天义在学校读书的时候经常被同学指指点点,虽然父亲从未和他提起过盗墓之事,但是他在被排挤中也知道了个大概。

孙天义并没有因此觉得自己委屈,反而生出了“父债子还”的想法。为此,他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研究古文物,立志成为一名古文物保护者。1952年,孙天义毕业后,一边从事老师和翻译等工作,一边搜集当年从清东陵中流落民间的文物,并全部上交给了政府。

曾有记者采访过他关于对父亲孙殿英的看法,孙天义毫不避讳地说自己长期以来一直处于父亲盗墓的阴影之中。他认为父亲的行为给国家的文化带来巨大的损失,是民族的罪人,他身为孙殿英的儿子就应该去追回父亲所有的赃物,替父亲赎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