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焦作,有一種特殊的民俗傳承方式,傳統的文字記錄較少,僅存的少量文字資料也未對班社的稱謂有所提及,主要傳承方式屬於民間集體口頭傳承,主要傳承人多爲舞龍頭、龍尾、鳳頭以及舞蜘蛛燈、太陽燈的藝人。但它在現在的焦作卻是家家戶戶都知曉的,去年還參加了央視春晚的節目表演,這就是焦作蘇家村的“龍鳳燈舞”。

在過去的河南焦作地區,屬於平原地帶,由於缺乏農田水利設施灌溉技術,以及“農業收成要看天”的因素影響,幾乎每個村落裏都有一個龍王廟。以前的村民進行求雨儀式時,就會請來大鼓隊,在廟裏舉行求雨活動,而“龍鳳燈舞”則是民俗儀式的核心。

如今,隨着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和農業設施的發達,莊稼收成不需要再求雨看天,但這項民俗活動儀式卻慢慢的保留了下來,成爲該地一直以來重視傳承的一項活動。大部分人對於“正月十五舞龍燈”都很熟悉,龍鳳燈舞的表演特色正是在“龍燈”的基礎上加了“鳳燈”,是該民俗儀式的首創。

除了將龍舞和鳳舞兩種舞蹈形式有機結合之外,龍鳳燈舞的地方色彩濃厚,風格粗狂奔放、明快大氣。龍鳳燈舞表演時剛勇豪爽,龍鳳共舞,表演場面宏偉壯觀,演員一般在30餘人以上,最多時可達500餘人,加之數十種伴舞燈和羣衆耳熟能詳的民間傳說故事作爲舞蹈內容,深受地域鄉民的喜愛。

圍繞着龍鳳燈舞,周邊村民不僅對於其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盡出了自己的力量,還樹立了良好的品牌意識,積極發展其周邊產業文化,力圖最大化增加其附加值,主要包括廣場、火神廟和民俗文化節。

演出場所是一個空間概念,人們對於空間概念的意識總是能將其放大,因此將這一活動形式與特定演出場所聯合起來,更能提升其文化內涵。蘇家作龍鳳燈舞演出場合基本包括民俗語境場合和現代表演場合。

表演場合的變遷對龍鳳燈舞藝術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說明民間藝術的保護正在形成一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由鄉民和國家共同參與的有效保護途徑。它不僅有利於一個集體共同傳承與構建該項民俗文化,還能夠提升農民的心理歸屬感。

在人們一般的認知裏,耍龍舞獅的演員一般都爲男演員,但蘇家作村參與“龍鳳燈舞”的演員多爲留守婦女。農忙結束後,丈夫外出打工,她們參與龍鳳燈舞的演出,這不僅有賴於蘇家作村對於當地文化的重視,還對農民文化認同的構建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春節民間文藝匯演、焦作國際太極拳年會以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龍鳳燈舞的地方價值正在慢慢體現出來,爲我國的現代話語之中,乃至全球化的語境下都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