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与马皇后的合葬陵寝,因为马皇后的谥号“孝慈高皇后”,并且奉行孝治天下,因而这个陵墓称为“孝陵”。明孝陵从明洪武十四年开始修建,于明永乐三年完工,在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动用劳动力人数达十万人,占地面积达一百七十万平方米。跟唐宋一样“依山为陵”,堪称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秀典范。明孝陵代表了明朝前期建筑和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中国明清皇陵之首。

康熙皇帝相当重视明孝陵。在明孝陵的石碑上刻着“治隆唐宋”四个大字,也就是说明朝唐宋还要治理的好。不仅如此,康熙帝甚至六次在朱元璋墓前行三拜九叩的大礼,其重视程度可见一斑。

我们都知道,明朝是汉人建立的,而清朝是满族建立的。一般来说,抹黑上一个朝代,才会显得自己的朝代高大上一些。为什么康熙皇帝却反其道而行之,这么推崇朱元璋重视明孝陵呢?

首先,使自己的正统地位合法化。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无数王朝,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只有两个。一个是蒙古族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另一个就是满族建立的清朝。清朝对于明孝陵一直都是很重视的,因为明孝陵就是正统的象征。

从清军入关之后,摄政王多尔衮就开始派遣大学士冯铨祭祀故明太祖及其他皇帝。豫亲王多铎也曾找僧人修理明孝陵,还派人守护明孝陵。

康熙皇帝第一次到达明孝陵的时候,亲自进行祭拜。所有人都在外面下马,自己从甬道旁行。不仅三拜九叩,献上祭礼,而且派人严格保护明孝陵。

康熙皇帝这样做是高明的,无疑会拉近与平民百姓的距离。心心念念“反清复明”的百姓也就对康熙帝和清朝多了一些好感。康熙皇帝祭祀明孝陵,这正是向所有人表明,清朝是正统王朝。因为只有皇家才有资格进行祭祀,只不过现在从汉人换成了满人。

其二,文化认同,从而消除民族矛盾。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政权,都无可避免地受到汉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同化。比如北魏孝文帝,不仅提倡儒家文化和中原政治制度,甚至直接提倡与汉人通婚,从而促进鲜卑族的汉化。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后,也是大力推行儒家文化,重用汉人为官。

清朝也不例外,被异族统治本身就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再加上清初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做法,汉族和满族民族矛盾无比尖锐。

这样一来,文化认同和消除民族矛盾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文化认同肯定是从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文圣”孔子入手。康熙皇先是祭拜孔庙,孔庙上面“万世师表”的匾额就是康熙帝亲笔书写的。而祭拜明太祖也代表着对明朝正统的认同,三拜九叩的方式也说明清朝对封建儒家文化正统地位的认可。

事实证明,康熙皇帝这种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不仅显示出康熙皇帝的胸襟广阔,而且用一种和平的方式消除民族矛盾,稳固了清朝统治。由此,让大清江山存在了二百多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