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講膀胱經的最後一個穴位,至陰穴。

它的功效記憶中最突出的是艾灸這個穴位可以治療胎位不正。

至陰在在足小趾末節外側,距趾甲角0.1寸處。

就一層皮,扎進去挺疼的,一般還是用艾灸。

主治頭項痛,目痛,鼻塞,難產,胎位不正,胞衣不下等情況。

至陰,足太陽膀胱經終於此而交足少陰腎經,具溫經通脈、補益氣血、敷布陽氣、導上引下之功。

故《肘後歌》有“頭面之疾針至陰”之驗。

伍晴明,就是膀胱經的開始穴和結尾穴相配,名曰“《靈樞》足太陽根結刺”,俾足太陽經脈氣得以激發、聚匯、轉輸。

若伍膀胱經的原穴京骨、經穴崑崙、絡穴飛揚、頸穴天柱,名曰“《靈樞》足太陽盛絡刺方”,則功效倍增。

灸至陰,可治胎位不正,難產滯產。

內經雲“兩精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之精”,胎兒之孕育有賴陰精和陽精的配合,腎是精之髒,爲人身之元陰元陽,與人體生長發育有極其密切關係,井穴主病髒,故至陰能主子胞而矯正胎位之不正,且其療效確實。

臨牀時孕婦採坐位,松褲帶,在雙側至陰穴懸灸20分鐘左右。一般灸後孕婦晚上自覺胎兒轉動,次日再檢查胎兒是否正位。如不正位可再灸1一2次,多見有效。如果又再出現不正,可再灸亦收效。如不是用於矯正胎位者,則孕婦禁鍼灸。

講到膀胱經,我們來分析個針法。

《衛生寶鑑》中傳出雲岐子的“中風刺法”,又叫“大接經刺方”,分兩個類型,一個是從陽引陰,一個是從陰引陽。是按十二經脈循行,在各經井穴上針刺,行走一個大周天循環,以達到通達全身氣血的目的。

從陽引陰是陰經的脈氣不足,而陽經有餘,從足太陽膀經開始。

具體的針刺順序是取足太陽之至陰→足少陰之湧泉→手厥陰之中衝→手少陽之關衝→足少陽之足竅陰→足厥陰之大敦→手太陰之少商→手陽明之商陽→足陽明之厲兌→足太陰之隱白→手少陰之少衝→手太陽之少澤。

從陰引陽則是陽經的脈氣不足,而陰經有餘,從手太陰肺經開始。

依次針刺取手太陰之少商→手陽明之商陽→足太陰之隱白→手少陰之少衝→手太陽之少澤→足太陽之至陰→足少陰之湧泉→手厥陰之中衝→手少陽之關衝→足陽明之厲兌→足少陽之竅陰→足厥陰之大敦。

這個是調理大周天,是治療偏癱,治療神志不清之良法。

我們可以吸收他的理論,離穴不離經,不一定都用井穴,用其他穴也可,畢竟井穴比較痛,正常的,不是中風或者甚至有問題的,長期扎很難受的。

有一點疑問就是,我不理解,爲啥從陰引陽的針刺順序在手陽明經直接就到足太陰經,把足陽明經放在手少陽與足少陽之間來,因爲正常的十二經脈循行是從手陽明→足陽明→足太陰的。請有知道的,留言告知。謝謝。

好了,今天的穴位科普就到這裏了,歡迎關注,每日一起打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