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SME科技故事

浣熊(Raccoon),是一種原產於北美的哺乳動物。因爲進食前常常有將食物浸入水中“浣洗”的習慣而得名,看起來毛茸茸的十分可愛。

不過在中國並沒有浣熊的分佈,我們對它的認識更多是來自視頻、照片,還有曾經風靡校園的“小浣熊乾脆面”。

小浣熊乾脆面中附贈的水滸卡收集曾風靡全國,乃至於浣熊在中國有“乾脆面君”的暱稱

但事實上,小浣熊乾脆面外包裝上這隻小動物要說是浣熊,倒不如說是中華小熊貓(Ailurus)更貼切一些。

因爲浣熊除非發生了病變,否則皮毛都是黑白灰色的。

另一方面是相比起溫順素食的小熊貓,“劣跡斑斑”的浣熊可不太適合當小零食的“形象代言人”。

在野生環境中,浣熊幾乎可以說是從天上喫到水裏的超級雜食動物。昆蟲、鳥類、兩棲動物、水果、魚蝦……都會成爲它們的進食目標,動物學家茲維兒洛夫就曾提出“浣熊很可能是世界上最雜食的動物之一”的觀點。

浣熊有40%左右的主要食物來源都是水中的蝦蟹等小動物,因此它們進化出了十分敏銳的前爪,而且這種觸覺靈敏度會在水中得到提高——因爲水軟化了覆蓋其爪子的硬層。

所以關於浣熊在水中“浣洗”食物的習慣動作,其實科學界更廣泛的共同推測是:浣熊其實是在水中用靈敏的前爪檢查食物的乾淨程度與安全性,就像我們人類食用前用嗅覺檢查一樣,而非真的一定要“洗”它。

雖然上面這個弄丟棉花糖的行爲看起來不太聰明的樣子,但其實浣熊可以說是智商碾壓很多動物的小夥子了。因此它們也常常會在自然界耍點小聰明,做出一些不太講武德的事情。

最常見的,就是躲起來暗中觀察,然後趁飛禽走獸的父母出去覓食的時候偷襲它們的幼雛或者蛋。

但更過分的是,它們還喜歡佔其他動物的各種便宜——搭便車。

最初動物學家們通過架設在野外的攝像機拍到浣熊這種行爲的時候也十分震驚,因爲它們騎乘的對象可不止烏龜這種慢吞吞的老好人,從野豬到鱷魚,都曾受過浣熊的“胯下之辱”。

動物學家對這種根本算不上合作關係的行爲還感到十分困惑時,已有在家中飼養過浣熊的大戶人家發來照片表示一點也不驚奇——它們從小就這樣啊。

這些小傢伙似乎天生有着什麼神奇的驅虎吞狼之力,脾氣也算好的狗子任由它們在頭上爬來爬去,絲毫沒有生氣的感覺。

等浣熊長大了以後,大狗子順理成章就被“訓”成了它的專屬坐騎。可以說是動物界一惡霸無疑了。

但如果你以爲自然界中的帶惡人會乖乖變成呆萌的可愛寵物,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欺負一下家裏的其他寵物只是它們與生俱來的傳統藝能。在北美寵物界,浣熊可是有着“一浣勝十哈”的榮譽稱號的。這句話的意思是:一隻浣熊的拆家能力能抵得上十隻哈士奇。

浣熊一般在野外生活住在樹洞中,所以它們當然也自帶鑽洞技能。會爬樹的它們上躥下跳的能力又很強,所以敢把浣熊當寵物養的人,就要做好出去一趟回來家裏多了幾個洞的準備。

動物學家十分不贊同任何將浣熊當作寵物飼養的行爲,更主要是因爲它們會攜帶很多病菌,其實還留有很強的攻擊性。

它們確實很聰明,當你提供足夠的食物,它們會挑最好喫的櫻桃之類的水果作爲主要食物來源,不再去撿垃圾喫。可一旦你供應不足,浣熊隨時可能大發脾氣。而且它們確實不講武德,已有多例浣熊襲擊小貓或者嬰兒的案例發生。

世界上最知名的一隻浣熊,應該要數美國第30任總統約翰·卡爾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的寵物浣熊麗貝卡。

甚至因爲它,1926年美國白宮的感恩節晚餐上,柯立芝“特赦”了原本要被當作食材的浣熊們。

但是這隻浣熊在白宮以“拆家能手”聞名讓無數人頭疼不已,最終不得不在外面的草坪上給它建了一個專屬木屋,這才消停下來。

1927年3月白宮翻修,暫時住到杜邦環島的總統突然十分想念他的浣熊寵物,於是也將它帶回了自己的臨時宿舍。

第二天,總統纏着繃帶出現在公衆面前。然後麗貝卡被送給了當時位於洛可可裏公園的美國國家動物園……

所以在德國、日本等嚴重受到浣熊入侵的地區,人們是將它們當作“大老鼠”來打壓的。

很多動物的外貌確實呆萌可愛,但其實合不合適與人類一起生活,還得由專業人員來判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