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幽谷(作者原创授权)

公元二百六十三年,姜维在汉中敛兵聚谷,不到一个月汉中就告失守,蜀汉政权岌岌可危。更要命的是,姜维被邓艾和诸葛绪拖住,无法回救汉中。危急关头,姜维诈取雍州,调动诸葛绪回救,趁机退守剑阁(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借助险要的地形,挡住了钟会的大军。钟会无法攻破剑阁,虑“粮运悬远”,已经有了撤退的打算。邓艾这边,已经攻克姜维曾经屯田的沓中,顺势推进。邓艾发现蜀军主力被牵制在剑阁,向司马昭建议,由其领军三万,由阴平小路攻掠汉德阳亭(即梓漳郡汉德县阳亭,位于今剑阁县中部,青川县南部)再奔赴涪城(今绵阳),进而威胁成都,直捣腹心。于是,邓艾主导的三国后期军事史上经典战例奇袭击阴平就此打响。

偷渡阴平是一战灭蜀的关键,此计高明之处在于:魏军从阴平绕小道攻涪,这样姜维若从剑阁来救援,则剑阁势孤易破,钟会大军即可前进;若蜀军不援涪,魏军破涪,切断姜维后路,并可直指成都。那么,阴平小道在现在的哪里?地势有多险要呢?

多方研究发现,阴平小道起于古阴平郡,即今甘肃省陇南文县的鹄衣坝(文县老城所在地),途经文县县城,翻越青川县镇的摩天岭,经唐家河、阴平山、马转关、靖军山,到达平武县的江油关(今南坝镇),全长265千米。长度与《三国志》记载完全一致,名称也与该书记载较为吻合,这条路应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阴平小道。

这年十月,征西将军邓艾采用以迂为直、避实就虚的谋略,率领手下三万多精兵自阴平道出发,一路攀登小道,凿山开路,造作桥阁。据《三国志》记载,“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面对“山高谷深,至为艰险”,不能开道的绝险之地,以及“粮运将匮,频于危殆”的窘境,邓艾身先士卒,“以毡自裹,推转而下” ,将士们纷纷效仿,不幸者粉身碎骨。《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有类似的描写:“艾取毡自裹其身,先滚下去。副将有毡衫者裹身滚下,无毡衫者各用绳索束腰,攀木挂树,鱼贯而进。”

穿过七百多里的荒无人烟之地,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后,翻越天险摩天岭到达乔庄,魏军终于通过了阴平险道,到达江油。从阴平到江油,高山险阻,人迹罕至,加上蜀汉此时极度腐败,并没有在此设防。灭蜀之战各方的进军路线,我们可以参考下图。

邓艾奇袭阴平之所以能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钟会在剑阁的正面战场上拖住了姜维、廖化的主力部队,使得蜀国后方防御空虚,给邓艾可乘之机。邓艾选择的进军路线极为高明,行军至碧口,没有选择继续沿河谷傍道而行,由白水街直穿青川经青溪过平武南坝(古江油戍)抵达涪城。因为这条路全线沿河谷构造而成,只有青溪镇至南坝镇间一座被称为“桥子顶”的高峰(海拔2300米),其余路途均较和缓平顺,是由甘入川的正路;但此线居民聚居点较多,且路程长,不利于掩军突袭的战术。邓艾选择的是从碧口出发,翻越海拔2227米的摩天岭,直抵乔庄镇,此后再绕道雁门坝(即汉德阳亭,另一说为马角坝)直驱平武。此路虽崎岖坎坷,摩天岭险峻难攀,但由碧口到乔庄只有数十里,还可避开戍守在白水关的蜀军,到雁门坝后再“行无人之地七百里”至平武,完美地隐藏了邓艾的战术动作。

但是,邓艾选择的进军路线固然能避开守军,也因此导致行军路线基本在山区。我们知道,山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为什么邓艾行军二十多天,没有遇到滑坡、泥石流呢?

我们先来观察一下我国滑坡、泥石流的分布。

从上图可以看出,我国滑坡、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区,特别是西南横断山区,尤其频繁。阴平道位于西南横断山区,这里山体众多,山势陡峻,土壤结构疏松,易积水,沟谷河流遍布于山体之中,与之相互切割,因而形成众多的具有足够滑动空间的斜坡体和切割面。广泛存在滑坡发生的基本条件,滑坡灾害相当频繁。这里也是泥石流的多发区,可以说,如果邓艾军队遇上了滑坡或泥石流,断无生还的可能。那邓艾军队为什么没有遇上?仅仅是幸运吗?

我们注意一下邓艾奇袭阴平的时间,《三国志》记载的是“冬十月”,《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也说,“是年十月自阴平进兵,至于巅崖峡谷之中”。我们注意一下这个时间,农历的十月,公历应当是11月多。此时的雨季早已过去,进入降水稀少的深秋。无论是滑坡,还是泥石流,暴雨都是重要的诱发因素。暴雨之后,如果岩体中存在着滑动面,由于水在滑动面上的浸泡,使其抗剪强度大幅度下降而易滑动。泥石流的发生更离不开暴雨,或者融雪性洪水。11月既少暴雨,更没有融雪性洪水,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是邓艾能够成功的地理原因。

但是,即使邓艾偷渡阴平成功,摆在他面前的是江油关,江油头是“关口险峰壁立,直插云天;关下江流湍急,浊浪翻卷”的天险,邓艾此时仅剩下两千多极度疲惫的士兵,且已经断粮,战斗力可想而知。邓艾纵然是军事天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能攻下江油吗?幸运的天平,又一次站在他这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