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媽媽,按照老祖宗的傳統經驗,謹遵家裏老人的囑託,在月子期間能躺則躺,能臥牀休息絕不下牀活動,安心躺着當一頭幸福的“奶牛”。其實,一直躺着並不幸福,它可能會造成一大波“月子病”。

月子期間當“睡美人”的弊端

經過分娩的痛苦,新手媽咪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恢復產前的狀態。但是過分靜養,躺得太久壞處很多:

1.會影響媽媽們子宮收縮和惡露的排出,嚴重的會導致感染。

2.產後長期臥牀會造成胃腸蠕動減弱,容易造成產後便祕。

3.躺太久也會造成產後媽媽的腰部疼痛。

4.長期躺牀上,子宮可能會產生脫垂的危險。

產後適當的運動對新媽媽很有必要:

在坐月子期間進行適當的鍛鍊,不僅可以避免以上的傷害,還可以儘快讓自己恢復體態。

盆底肌恢復訓練:排空膀胱,做收緊肛門以及陰道的動作,每次3秒以上,然後放鬆,重複3次。之後快速收縮5次,然後重複進行10-15分鐘,每日2-3次。6-8周爲一個療程。

腹式呼吸運動:平躺,雙手輕放胸前,閉口,用鼻慢慢深呼吸氣使腹部凸起後,再以口緩緩吐氣並鬆弛腹部肌肉,雙手自然向兩側分開,重複若干次。可以促進內臟血液循環,剖宮產可減少盆腔粘連。

乳房運動:平躺仰臥,雙臂張開向左右垂直平放與肩同高,由胸前向上舉起雙手使其逐漸靠近至與肩同寬放下雙臂平放於身體兩側置於原位。可以促進胸部肌肉發達,預防乳房鬆弛及下垂。建議產婦哺乳前先熱敷乳房並進行乳房運動。

腿部運動:平躺,抬起一腿,與牀面成45~90 度,然後慢慢將腿放下,左右交替同樣動作,重複5一10次。可以促進腹肌,骨盆底肌收縮及子宮恢復。

頸部運動:平躺仰臥,手腳伸直,將頭部仰起向前彎使下巴儘量貼近胸前,同時收縮腹部肌肉,再復原。可以增強腹部肌肉張力,促進切口癒合,減輕疼痛,加強腸蠕動。實施: 2次/天,每次以不累爲主,循序漸進的運動。

順產分娩1個月以後可以恢復規律活動,以散步爲主;2個月以後可以恢復一般的運動,包括快走;3個月以後可以恢復孕前的多數運動。如果是剖宮產,可以在順產的基礎上適當推遲15-30天。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恢復情況不盡相同,何時恢復運動和運動量的掌握主要是以身體的舒適爲標準。

媽媽們可根據自己身體狀況進行適當的鍛鍊,也可以做些簡單的家務活,但是要避免拿重物和過度勞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