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撥回到3年前,國務院宣佈自2017年起,將每年5月10日設立爲"中國品牌日",其意在於強化中國設計、中國創造,凝聚中國力量,發展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爲自主品牌發展新時期保駕護航,此後,權威媒體央視製作瞭如《大國重器》、《輝煌中國》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紀錄片,全領域展現大國風範;同年,長安汽車發佈"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率先踏上了傳統車企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新徵程。

強者的朋友圈從來沒有間隔。11月14日,上述二者聯手打造的《第一發布》首期節目正式播出,《長安長安 長安汽車品牌日》與超過3000萬觀衆見面,收看觀衆涵蓋財經、汽車、科技等多個行業領域,不光展示了長安汽車在158年發展長河中積累的沉澱技術實力,也宣誓了中國汽車製造有實力擁抱未來,迎接挑戰的明日願景。一場別開生面的發佈會,一個跨行業受關注的品牌日,長安汽車究竟拿出了哪些乾貨受到全網熱議?

聯手華爲、寧德時代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

當天《第一發布》現場,當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親口說出"將聯手華爲、寧德時代打造高端智能汽車品牌"消息的時候,車味auto選擇觀看直播的網站彈幕直接鋪滿全屏,這無疑是當天發佈會第一個高潮。

國產汽車向上,是多年來業內一直討論不休的話題,而關於高端品牌與長安汽車之間的猜想更是經常成爲汽車媒體的內容選題。從體量來看,早在2014年就實現銷量破千萬,累計用戶超過1900萬的長安汽車無疑有着夯實的基礎和底氣;從體系能力來看,從2017年以來,長安在新產品、新技術和組織新能力等層面均有實質性突破,六國九地的研發體系更是在中國品牌中別無二家;從內而外,長安汽車的高端化之路基其實早已鋪墊完成,至於如何打造高端品牌和產品?是基於現有產品提升?還是打造全新品牌標識?關於這些問題,都在當天品牌日給出了答案,即,要做就做個強的。

如果說長安汽車是汽車圈的"技術宅"代表,那麼,華爲和寧德時代同樣分別是ICT行業和能源電池領域的技術控典範,三者的聯手意味着三大領域的霸主"結義"在一起,長安汽車在登錄央視的品牌日當天發出這枚重磅炸彈無疑能加深業內以及消費者對新品牌的關注和期待。從實質來看,三者聯合其實是通過擁抱合作的方式打造新品牌,用流行詞來講是做圈層,用各自的品牌影響力增強新品牌的內涵,華爲在在中國"智"造趨勢之下給用戶帶來更頂級的體驗。據悉,三方聯合打造的首款產品已經完成了前期研發工作,即將進入量產階段,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出現在大衆眼中。

高管煥新出圈,全新Logo擁抱未來

11月10日,正處於長安品牌日預熱的關鍵階段,長安汽車放出的一組高管集體亮相官圖引爆朋友圈,從成片風格來看,國企大佬們一改往日嚴謹、穩重的領導風格,紛紛身着量體裁衣的修身西裝,甚至手持相機、乒乓球拍等道具,面帶微笑,透露出從容與瀟灑。應該講,這種時尚大片風的高管亮相是汽車圈一次新的嘗試,攝影師通過生活化、場景化的手法進一步拉近長安高管與用戶的距離,讓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元素走上了臺前,別有一番視覺衝擊力。

深層次看,長安此舉隨應的是日益年輕化的消費羣體,他們有精研型的消費觀念和追求前衛科技體驗的喜好,而高管煥新則能從最高層體現出長安汽車由內而外的經營思路變化。如今,長安汽車已經越來越懂得用用戶喜歡的方式跟他們交流,主動擁抱消費者和新的營銷模式,從疫情期間親自直播上陣到成爲每晚都要回復網友微博留言的"頂級客服",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已被坊間讚譽爲"最接地氣國企老總","最霸氣的主播"等等。

不光如此,長安還展示了全新的品牌Logo、"長安藍"專屬品牌色系以及"長安引力體"品牌專屬字體,對於一個品牌來說,這類元素都屬於品牌視覺形象層面的改動,將直觀的呈現在每一個人面前,背後的考量和匠心要求不言而喻。全新的品牌Logo跟隨扁平化設計的數字數字,"長安藍"品牌色系則進一步強調了長安歷史與科技技術的實力,專屬字體的出現則頗有一絲互聯網的味道,有了專屬字體在以後的諸多營銷層面將給消費者帶來更深刻、獨一無二的印記。

直觀來看,長安汽車的視覺品牌元素,這一無形資產的顏值變高了,更符合時代潮流和審美趨勢;深層次上,實則表達了長安汽車全新的品牌理念和戰略,樹立品牌新形象和新面貌的決心,而用"科技長安,智慧夥伴"八字來解讀最爲準確,這八個字充分體現出長安汽車擁抱未來,應對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數字化和用戶年輕化的變革銳意。

再現未來科技量產者實力,方舟架構引領中國製造進入新階段

在《第一發布》品牌日現場,佔據舞臺右側的主角莫過於會進化的智能架構—方舟架構。隨着汽車行業需求的多樣以及效率的提高,單純的底盤、平臺化設計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生產需要,因此架構的概念應運而生,簡單來說,架構是指一整套系統,從最初的設計、研發、生產等全套產業鏈,用優質的資源實現更大的產出效益,並且同一架構下很多車型之間的技術與零部件還可以通用。

方舟架構的核心優勢車媒auto認爲有幾點,其一,全面,方舟架構可以生產A0級-C級的所有車型;其二,智能,能和大數據賦能車身、底盤等整車基礎性能迭代進化;其三,高安全,方舟架構滿足全球主流安全評價體系的高安全基準和完備的流程保障體系於一體。換言之,方舟架構是顛覆以往中國汽車製造的全新架構,如智能化、電氣化等多種優勢完全足以未來汽車的形態,這不僅能用戶提供持續的產品體驗,還第一次讓中國製造汽車能夠與跨國品牌在覈心架構層面一較高低,而取自《聖經》的名字用意,也能夠給用戶強烈的信任感與安全感。

打鐵需自身硬,大動作不斷的背後是長安汽車第三次創新創業必勝的決心,是將願景變成風景的堅定信念

熟悉長安汽車的朋友應該瞭解,長安第一次創業來自響應國家"軍轉民"戰略,進入民用汽車領域;第二次是進軍乘用車市場,實現產銷量累計1000萬輛,成爲中國汽車品牌的領導者;而第三次創業,則是在汽車行業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挑戰之下的戰略轉型。

在第三次創業中,佈局新能源的"香格里拉"計劃、瞄準智能化研發的"北斗天樞"計劃,以及針對用戶的"一號工程"成爲子戰略,而且都取得階段性成果。長安新能源譜系的完善、藍鯨動力總成全面量產、自動駕駛技術、長安引力家族的上市即熱銷等等,長安第三次創業至今可謂成果頗豐,而無論是產品技術的革新,亦或是組織架構的變化,都是長安提前將機遇當做危機的嚴苛自我要求下的改變,長安汽車主動將"智能出行科技公司"定位企業定位,從目前來看,無疑彰顯了洞悉全局的戰略眼光和鏗鏘有力的企業執行力,而在全球汽車產業面臨巨大沖擊和不確定因素的背景下,唯有變才能應萬變,在乘風破浪中平穩向前。

品車識味(總結):

中國車市早已經進入存量競爭的新階段,2020年更是關乎不少企業生死存亡的特殊年份,嚴峻的形勢對車企的綜合體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主動擁抱未來,堅持研發投入顯然讓長安具備更好的抗壓能力。隨着引力系列的深入,全面的產品佈局、對用戶的精準把脈成功實現了與消費者的同頻工作。也正是這一系列的操作讓長安能夠在動盪的市場中穩操勝券,爲中國品牌向上提供了生動、真實的範本。應該來講,一個全新的長安汽車正在超越自己,超越歷史,向未來發起衝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