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到飲食,很多人都忍不住流口水,一部“舌尖上的中國”把中國人“物盡其性”的思想展現得淋漓盡致,也提升了我們國人的文化自信,網絡上大紅大紫的李子柒更是把我們的視線拉回對飲食藝術及源頭的思考……

爲什麼說到飲食呢?衆所周知,西醫看病只關注數據和指標,而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醫生會關注你的喫喝拉撒情況,你的生活習慣等等。

的確,一日三餐,我們每天都要喫,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喫進去的食物都會轉換爲我們身體的一部分,莊子說:“通天下,一氣耳”。

萬事萬物都是由氣組成,我們喫食物,其實也是在食用它的氣,這樣說來,飲食對我們的健康真的非常重要。

那麼到底該怎麼喫纔是智慧的呢?

首先是,要學會適時而食。

中醫講究天人合一,順應自然。其實飲食也是如此,什麼是自然呢?就是順應天地的規律來飲食。適時而食,簡而言之,就是要求我們什麼季節喫什麼菜,按照中醫的理論,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蔵,人的身體也是如此。

無論什麼食物,只有到了它的時令纔會生長得最爲飽滿、最有營養。

比如這個季節是冬天,我們最常喫的食物就是大白菜、蘿蔔。大白菜非常有意思,民間有句俗語:“霜打青菜味道好”,就是說這個季節霜打過的青菜不但鮮嫩可口,喫起來還帶點甜甜的味道。

是不是因爲經霜後的青菜抵抗了很多的寒冷,喫到我們身體裏是不是也能夠抵禦住外界的寒冷呢?

此外,冬主藏,冬季還是進補的好時節,可喫些溫補性食物,或是種子類的食物, 比如山藥就非常的好,山藥在這個季節多喫,可以有效的補益脾腎,來年陽氣能升發多少,就全看你現在冬天藏了多少了。

除了順應天地規律來飲食以外,中醫還講究辨證論治,所以我們還可以順應我們的體質來進食。

比如有些人說自己是寒底,是熱底等,這其實就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體質偏差,中醫將人體分爲九大體質:陽虛體質、陰虛體質、氣虛體質、氣鬱體質、痰溼體質、溼熱體質、血瘀體質以及平和體質。

根據體質進食,簡而言之,就是對應不同的體質,喫不同的食物,比如陽虛體質的人,可以多食生薑等辛辣之品以助生髮陽氣,陰虛體質的人平日多食用些滋陰的食物,比如百合銀耳之類,氣鬱體質平日可喫些行氣的食物,如玫瑰花等來疏肝理氣。

當然了,中醫裏面其實沒有絕對,說是九大體質,但也只是方便我們理解,事實上我們不可能完全是某一種體質,而且就算是你判斷自己屬於某種體質,也不能完全絕對的就說只按照某種絕對的標準來執行。

我們現代人受西方醫學和營養學的影響,習慣了簡單的切割來認識事物,劃分這樣的標準,非常容易理解和普及,但也會阻擋我們真正認識事物的本質。

這就說到了飲食的第3個原則:我們要根據身體的狀態和需求去喫。因爲一種食物對身體好不好,不存在脫離具體人、具體情況的普適標準。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太大,適合這個人的,未必適合那個人。

所以,儘管中醫會有一些標準,比如素日陽虛、痰溼比較重的人不可多食水果等寒涼之物,但每個人都應該回到自己當下的狀態下去對身體做一些小心的探索和嘗試,也就是根據身體當下的狀態和需求來喫,如果你能把握好這個度,你會發現很多時候我們非常喜歡喫的那些食物其實就是身體當下真正需要的。

當然,這個境界,對古人來說可能很容易,以前的古人用醪糟、米酒一類就可以用來治病。而現代人偏離在健康的大道之外已經很遠,剛開始可能會有些難。

但儘管如此,我們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來訓練和培養自己對身體的這部分感知力。

所以說,學習中醫,也是在學習如何過好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的過程。

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學習中醫和一些基本的養生知識來領略我們中國文化的飲食智慧,以更好的服務我們的健康。

現代我們常常說要有文化自信,文化一詞或許並非如想象的那麼高大上,或許它就藏在我們日常點點滴滴裏,等待我們每個人去發掘和探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