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二寶又開始在沙發上亂蹦亂跳,她爬上沙發地靠背處,站在最高頂點,一躍而下。老公看得心驚膽戰,而且還有點不耐煩,最後感嘆道:"你是一個小女孩嗎?一點女孩子的樣都沒有"。

其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會像我老公一樣,在發現家裏的女孩子性格活潑開朗好動時,往往都會牢騷和埋怨。

在他們的心裏一直都有女孩要有女孩樣的想法,他們也認爲女孩子就應該文文靜靜,不善言辭,有的父母甚至在教育女孩子的過程中,強烈的要求她們安靜下來,因爲他們總覺得這樣才符合孩子的性別特點。

但隨着時代的進步,人們對於教育孩子又有了較大的改觀,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也曾在第9個國際女童日時也發表主題:"我的聲音,我們平等的未來"。

這個活動主要倡導的是社會性別的平等,它要求大家都來參與,也提倡男女平等不要只是一句空的口號,更建議家長們別用性別化的養育限制了孩子的成長。

何爲性別化養育?

性別化養育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很多父母覺得女孩子就應該表現得弱一點,不要跑跑跳跳,太過外向和膽大,這樣很容易讓別人反感,甚至會說女孩子是假小子。

因此,他們在發現女孩釋放天性,活潑可愛的時候就會打壓制止,甚至用訓斥和責罵的口氣來教育,那句女孩要有女孩樣,也時常掛在父母們的嘴邊。

等到女孩長大以後,這些父母還會要求他們在工作方面選擇偏女性化的。例如:教師,護士等等,可如果女孩子選擇建築類工作,體力活的工作,父母就會極力反對。

因爲在他們看來這些工作更適合男孩子,而女孩嬌小柔弱,內斂心細,不管做事還是說話都應該柔聲細語,文文靜靜。其實,這是父母對於性別方面的刻板印象,最後甚至在孩子長大選擇職業時也過度的刻板化。

之所以很多家長認爲女孩子就應該柔弱一些,女孩子就要有女孩子樣,關鍵就在於受傳統觀念的影響,

可是父母們卻忽略了一點,每個孩子的性別不同,性格特點也不一樣,而教育孩子不應該只重視他們的性別,而是應該從孩子的個性出發。

養育女孩父母應該這樣做

1、 尊重孩子的個體發展

很多家長在孩子年幼時期,往往使用管控式的教育,尤其是對於女孩子,他們覺得女孩子生性柔弱,更應該得到更多的保護。當然家長們的想法並沒有太多的錯誤,可是還是要尊重孩子的個體發展。

例如:女孩不喜歡紅衣服那麼就不要給孩子購買和穿着,女孩不喜歡玩布娃娃,那麼也不要強迫孩子。

並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像父母想的那樣喜歡過家家,喜歡鮮豔的顏色,有的女孩恰恰相反。因此父母要在孩子有了自我意識之後,讓他們自由選擇,這樣才能釋放出孩子的天性。

2、 讓孩子充分做自己

很多父母過度的保護女孩,甚至減少他們出門的次數,其實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養育女孩的過程中,父母更應該讓孩子充分做自己,不要覺得女孩子就該待在家裏,安安靜靜,不跑不跳。

而是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來養育,例如:孩子喜歡跑跑跳跳,那麼就要多帶他們出去走走,也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和運動,這樣女孩子才能更自信更開朗。

3、 教會女孩怎麼保護自己

比起重視性別方面,父母在養育女孩的過程中,更應該教會她們怎麼保護自己。例如:和異性保持一定的距離,不去過分的信任他人,這樣才能減少孩子受到他人的誘惑和騷擾,也才能避免孩子受到更多的傷害。

4、 男女平等,女孩更應該勇敢

從小父母就要告知女孩,你和男孩子沒有什麼不同,只是性別有差異而已。而且也要告訴孩子,在這個社會上男女都是平等的,即使是女孩也應該有顆勇敢的心。

這樣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才能遇到困難不退縮,不懼怕,也才能想方設法的去攻克。

在過去那些年代,老一輩人往往有重男輕女的想法,雖然社會在進步但仍然有不少父母受到了舊觀念,舊思想的影響。

他們覺得女孩子就該待在家裏安安靜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可是這樣教育孩子只會讓她們禁錮了自己的天性,因此父母一定要使用正確的方法來養育女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