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昔日那般尊貴的社會地位不復,也沒有了朝廷發放的俸祿,大多數人日子清貧,不得不自謀出路,但是由於清廷新亡體制嬗變,舊滿族封建勳貴反而成爲了被社會排斥的對象,在找工作、上學、生活中滿姓成爲了沉重的包袱,不得不更易姓名。

其實滿族人改姓氏,並不是在清朝滅亡後纔開始的,早在南北朝和金遼時代,女真部落就開始了與漢人聚居,其中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深刻的影響了女真族的漢化。

在河北、山西這些北方前沿地區,民族融合速度逐漸加快,各少數民族部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遷居於漢地生活,逐漸適應了漢人的生活方式,並且不少人都改了漢姓,穿了漢服。

但是儘管歷史上有過滿族改漢姓的歷史實踐,但是真正意義上的大改是發生在清朝滅亡後。

迄今爲止,除了部分上了年紀因循守舊的滿族老人戶口本上依舊是舊的滿族姓氏,大多數滿族人都改成了漢姓。

拿滿族的第一大皇家姓氏愛新覺羅爲例,大多數人後來都改爲了“金”姓。

這麼改的說法有很多,最有市場的一種說法是清朝在確立國號之前,一直都是沿襲的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後金政權的國號,再加上金象徵着黃金財富的寓意,所以更容易被皇族接受。

除了“金”之外,愛新覺羅家族改名最多的姓氏還有“孫”、“艾”、“羅”等。

另外的一些滿族貴族姓氏,改名的說法就更多了。

有從原有姓氏中取第一個字的諧音互代。

像烏拉那拉氏改爲了“吳”(據說吳京就是烏拉那拉氏一系)珠錫哩氏改爲了“朱”、富察氏改爲了“付”、董鄂氏改爲了“董”、完顏氏改爲了“王”、溫特赫氏改爲了“溫”、佟鄂囉氏改爲了“佟”、墨克勒氏改爲了“孟”。

還有的從原有姓氏中隨機取一字爲姓。

像葉赫那拉氏中常常以“那、葉”字爲姓(如著名歌手那英,學者葉嘉瑩)同時,納蘭也是那拉氏的支系,納蘭氏較多的改爲了“李、那、納”等姓氏,舒穆祿氏中通常以“舒”字爲姓(如滿族的老舍先生,原名叫舒慶春)。

另外,還有一些人恢復了曾經明朝皇帝給予的漢人賜姓。

當年明朝在東北地區設置了建州三衛,建州三衛雖然是羈縻的行政衛所,但是在形式上東北各部落依然是明朝的附屬,所以當時明朝皇帝也賜予不少女真人漢姓,比如李、王、郭,在清朝滅亡後,也有不少滿人把滿姓改爲了當年明朝皇帝給他們家族賜予的漢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