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北洋軍閥將領,曾憑藉其“文治武功”的難得將才,馳名民國。

他,就是屢立戰功的民國名將張錫鑾。

張錫鑾(1843—1922),字金波,又作金坡、金頗、金頗,浙江錢塘(今杭州)人,生於成都,民國時期著名的北洋軍閥將領。幼時就在其父督導下習武,頗得家傳,其酷愛好馬,綽號“快馬張”,以強悍著稱,騎射功夫都很精絕,名震四方。另外,張錫鑾詩書畫都有一番功夫,著有《張都護詩存》,詩頗俊整,人稱“智謀膽略,學識兼備”,是個頗具”文韜武略“的才子武官,故二十歲前即爲監生。張錫鑾與袁世凱私交甚篤,是袁的老把兄。清同治初,他在湖北武昌從軍,投效於廣東嘉應州軍務處。1875年,入奉天討馬賊有功,任通化知縣、錦縣知縣、錦州鳳凰廳同知。光緒二十年,負責訓練新軍,任新軍前後三營統領兼鴨綠江團練、東邊道兼中江稅務監督並全營翼長。中日甲午戰爭時,張錫鑾在寬甸對日軍作戰有功,後歷任直隸海防營務處總辦、福建興化府知府、北洋營務處兼發審處總辦、奉天東邊道稅務總監、中軍各營統領、巡警總辦、奉天營務處總辦、奉天度支使、淮軍全軍翼長等職。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11月清政府任命張錫鑾爲山西巡撫。12月率兵進入太原,迫使山西民軍都督退守平陽。1912年初,張錫鑾見清政府大勢已去,遂先後兩次電請清政府承認共和。民國時曾擔任奉天防務、東三省宣撫使、奉天都督兼山西都督、東三省西路宣撫使等要職,系東北最高行政長官,在北洋軍閥中位置僅次於段祺瑞。1915年在袁世凱復闢稱帝時,張錫鑾受封爲一等伯,列名將軍府,兼參政院參政。1917年閒居天津。1922年4月,張錫鑾調停直奉衝突,同年去世。

縱觀張錫鑾戎馬生涯,其最大的特點就是“文治武功”。由於他尤擅方圓有度的治軍手段,使其在征戰中總是率軍屢立戰功。如1912年9月8日,張錫鑾改任東三省西邊宣撫使,指揮東三省剿撫烏泰叛亂的軍事力量,對以烏泰爲首的各旗叛軍採取“剿撫”的策略。9月8日就收復了嘎喜喇嘛廟,11日攻克瓦房,12日佔領葛根廟,13日攻克烏泰王府,15日又攻佔了烏泰之弟齊默爾特府邸,18日最後攻佔烏泰軍盤踞的鎮國公旗,至此平叛戰鬥基本結束。10月10日北平政府給予張錫鑾二等嘉禾章。

在張錫鑾方圓有度的治軍手段中,最著名的就是按軍功實施獎牌制度。 1912年(民國元年),他在職期間爲效法張獻忠的“西王賞功”,報請袁世凱鑄制一批紀念牌獎勵有功將士。得到袁世凱的同意後,於1912年由瀋陽造幣廠負責鑄制三個等級的直隸都督張錫鑾紀念牌,即:頭等紀念牌,二等紀念牌,無字紀念牌,材質分金,銀,銅,並由官方發行。因當時意大利雕刻師喬治在直隸,又聘請喬治進行監製,並在紀念牌上鐫刻了帶有GIORGI喬治簽字。但並非所有紀念牌均有GIORGI簽字。

直隸都督張錫鑾紀念牌銀元簽字版正面

用於獎賞將士的這種紀念牌是個人紀念物,其發行量極爲稀少,流通更是小範圍,至今存世稀罕,市場上難得一見。直隸都督張錫鑾紀念牌銀元鑄制精美,在民國銀元中,是唯一一款用於獎賞將士的個人紀念物,意涵獨特,存世極罕,詮釋了張錫鑾這個著名北洋軍閥將領“文治武功”的傳奇一生,故應爲民國銀元的名珍之一,極具收藏價值和文物歷史研究價值,其中以GIORGI簽字版更爲珍貴。

直隸都督張錫鑾紀念牌銀元簽字版背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