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刊發一組晚清人物及社會生活老照片,出鏡的既有達官貴人,也有販夫走卒。我們一起來看看人物形象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面貌。

一男子正在做飯。

這張照片展示了晚清一戶人家廚房裏的場景,難得一見。

面無表情的恭親王奕訢。

奕訢在近代史上有較高地位,他推動的“洋務運動”把晚清拉入了近代化的軌道,功勞很大,在朝堂上威望很高。正因爲如此,慈禧太后對他比較忌憚,生怕他奪權,多次故意打壓他。經歷了宦海沉浮,奕訢收斂了鋒芒,意志消沉,無所作爲。照片中的他表情僵硬,眼神空洞,一副生無可戀的模樣。

南京大報恩寺遺蹟。

大報恩寺是明成祖朱棣爲紀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馬皇后而建,動用10餘萬人,耗費248.5萬兩白銀,歷時19年建成。此寺施工極其考究,金碧輝煌,規模宏大,在中國佛教史上堪稱規模最大、規格最高。不幸的是,它在太平天國戰爭中被毀。

官府衙役在執行杖刑。

杖刑是古代“五刑”(笞、杖、徒、流、死)之一,也是《大清律例》明確規定的一種刑罰。清朝各地官府對杖刑的應用非常廣泛,比如,通姦要杖責,偷東西要杖責,不辦戶口要杖責,等等。在執行環節,那可是大有學問。同樣是打五十大板,衙役可以讓你只受皮肉輕傷,也可以將你送入九泉之下,其中的奧祕就在於家屬送錢多少。

年輕女子合影。

就前排四人而言,兩人裹“三寸金蓮”、兩人留天足,這說明漢族女性不纏足的現象並不罕見。右二梳着滿天星髮型,非常時尚。

挑着扁擔的剃頭匠留影。

晚清留下影像的剃頭匠很多,他在這張照片中雖是主角,但他身後的“安民告示”更值得關注。兩份告示張貼於1900年11月,當時八國聯軍分區佔領了北京城,拍攝照片的地點位於英佔區。

穿裘皮的袁世凱。

這張照片是袁世凱不多見的早期影像之一,那時候他還不到40歲,受到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的重視,是政壇上冉冉升起的紅星。他穿着華貴的裘皮大衣,身材微胖,斜視前方一副躊躇滿志的樣子。

修腳的場景。

修腳是民間專門修治腳部病痛的技藝,包括修腳趾甲、挖雞眼、刮腳、捏腳、去死皮等等。以前修腳師傅在街頭(包括廟會、集市)行藝,行話叫“剜窩的”。現在,修腳發展爲足療,在鬧市開設店面,檔次很高。

清朝官員與洋人合影。

這個場景應該是一次野餐,桌上擺着茶碗和洋酒,官員們穿着便裝,氣氛輕鬆愜意。

一張說不清主題的照片。

蓄辮子、穿官服的男子跪在地上,爲外國軍官倒酒;後面穿戲裝的人一手持劍、一手撩起跪地男子的辮子,作刺殺姿勢。不明白這張照片要表達什麼,似乎是要羞辱跪地的男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