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外傳》相信不少人都看過,雖然年代久遠了,但是放在現在依然可以說是神劇。一個破舊的小客棧裏藏龍臥虎,有盜聖、關中大俠、龍門鏢局的大小姐、五嶽盟主…看似是講述江湖上的叱吒風雲,實則是一個個溫馨的故事。作爲客棧,少不了要有殷勤的店小二,一句“客官好,打尖還是住店啊?” 是從業人員的基本話術。在古裝劇中,這句話沒有人會覺得奇怪,但是仔細一想,這個“打尖”是什麼意思呢?

根據我們的日常經驗來看,一般客棧中都有兩種服務,一個是喫飯,還一種就是住宿了。所以我們可以推測出這個“打尖”,可能就是喫飯的意思了。

其實“打尖”這個詞並不是普遍能在客棧中聽到的,古裝劇並不能代表真實的古代情況,就像我們看到劇中大街上滿是衣着鮮豔亮麗的美女一樣。要知道,古代大戶人家的女子才能穿得起那種衣服,而且她們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哪裏有機會讓別人看到呢?而平常百姓家的婦女,都是穿着粗麻布,爲了方便做事,也不可能穿着拖地的裙襬,寬敞的大袖,所以古裝劇中誤導人的現象時常會有。

而“打尖”這個說法,就像我們平常說“打出租車”一樣,是一個通俗的、非正式的用語。若要正式一點那就是“乘出租車”或者“坐出租車”了。那“打尖還是住店”的正式說法,就是“用餐還是住宿”了,大部分客棧也都是這樣問客人的。

其次,古代的店小二不會一見到客人就問“打尖還是住店”的,這是要分情況,看場合的。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交通是遠沒現在發達的。去遠一點的地方要麼只能步行,要麼就是車馬。碰到要趕上幾天路的情況,那就更加不方便了。古代的荒郊野外猛獸還是很多的,十分不安全,加上治安也不行,常常能碰到盜匪之流,夜路又不好趕,所以必須找地方住宿。而分情況的地方就在於此了,在白天,人們一般都是趕路,到了餐點自然要去喫飯的,除了隨身攜帶乾糧,有些人怕麻煩或者想去喫頓好的自然要找飯館客棧之類的地方。

在《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們,哪個趕路的時候不是去客棧喫飯的?裏面提及的客棧比哪部古代小說都要多,光梁山就有東西南北山各一個酒店,笑面虎朱富、小尉遲孫新、顧大嫂等都是幹過客棧這行的,所以古時人們趕路大多數還是要光顧客棧的,不然開客棧也不會成爲熱門行業。

在白天,店小二隻會問是不是來喫飯的,因爲很少有人在大白天住宿,都要趕路。到了傍晚五六點,這纔是需要住宿的人多的時候,所以客棧裏的人問喫飯的時候都會順便問問是不是要住店。

可是喫飯這個說法爲什麼會變成“打尖”呢?這是怎麼聯繫到的?

這裏有三種說法。其一,“打尖”其實是“打火”演變過來的。古代沒有煤氣天然氣等,做飯做菜都要燒柴火的,沒有打火機沒有火柴的情況下,生火一般是要石頭金屬之類的摩擦打擊一陣弄出火星來引燃柴草,所以生火又叫“打火”。古代的房子都是木頭做的,所以十分怕火,“火”字就是一種禁忌,所以哪裏被燒了都要說“走水”了,而不是“失火”了。又因爲“尖”字和火很像,火的形狀也是尖尖的,所以用“打尖”來代替“打火”是一個十分好的辦法。

第二個說法呢,就是把“尖”取“舌尖”之意,和“打牙祭”的用法類似,人們喫菜總是要用舌頭去品嚐的,所以就有一個“打舌尖”的說法。

第三種就是“打間”被寫成了“打尖”。古代高級點的客棧中,喫飯都會提供雅間,如果只是喫飯就只需要提供一間小包廂了,所以也被說成“打間”。

無論是哪種說法,都有其道理。我們也可以看出古人在用詞方面十分講究。一個月亮就能想出如此多的雅稱,如太陰、玄兔、嬋娟、望舒等。這種造詞的天賦,是別的語言中沒有的。如今爲了方便效率,很多古代禮儀中別緻的敬語、敬詞都被省略了,這是語言的發展趨勢,不可避免。但作爲禮儀之邦,對於古代的一些文化禮儀還是需要多多瞭解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