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百川

近些年來,我國的國產車的發展十分全面。談起我國的車企,可能有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認爲國產車不過爾爾,和進口車毫無可比性。然而隨着我國實力增強,汽車製造業的技術能力也在穩步增強,國產車在我國汽車銷量的比重逐漸上升。

如今提起國產車,可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吉利。吉利的創始人李書福以120億收購了沃爾沃汽車實現了一場豪賭,從此吉利脫胎換骨,依靠沃爾沃技術的儲備,在吉利市場份額一片慘淡的時候,成功蛻變。又用子品牌領克打出了最漂亮的翻身仗,是一場具有教學意義的翻身之作。如今,吉利、沃爾沃、領克三線併發,各自有其專攻的市場領域,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互補。

在國產車市場上流傳着這樣一句話,SUV看長城、轎車看吉利、新能源看比亞迪。吉利是一個非常有志向的品牌,他走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通過和沃爾沃的合作,使自己的隊伍和技術共同升級,並且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價值。吉利做到了真正的國民汽車,而這是夏利、奇瑞都沒有做到的。

近期,吉利又有大動作,國產汽車品牌力帆頹態已現,掙扎在生死邊緣。而此時吉利參與了力帆的重組。

去年年底,當央視記者採訪力帆員工的時候,一位工人爆料力帆其實早就不生產車了,廠子都垮了。這時候才知道原來力帆已經到如此山窮水盡的地步了。而力帆的創始人“力帆教父”尹明善如今已經82歲高齡,英雄遲暮,有心無力。

2003年,尹明善以65歲的年紀宣佈進軍汽車業,沒有人看好他。但是尹明善果斷收購重慶汽車製造廠,申請轎車的生產資格。僅僅用了三年,第一輛自主研發的汽車就正式上市。從此力帆汽車蓄勢待發。之後更是正式發力,在2010年的時候力帆成功上市,尹明善成爲重慶首富,雖然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尹明善已經72歲了。

感慨英雄遲暮來得如此之早,尹明善想把力帆發展成爲家族產業,但是他的兒子和女兒都難當大任。而孫女年紀尚小,能力尚未能展現。尹明善只好選擇其他人接班,然而他選擇的職業經理人卻沒有像他想象的那樣將力帆步步帶入輝煌。當時尹明善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非常認可,他籌措了一筆金額約52億元的募股計劃,想用於新能源汽車方向,併成立了新能源汽車公司。然而在此次轉型中力帆卻失敗了,並且陷入了信披違規的醜聞中。

而力帆顯然無力應該如此大的磨難,內有接班人的問題,外有轉型失敗。在今年上半年力帆的總營收爲15.8億,較上年跌70%。而力帆的淨利潤更是虧損高達26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力帆的汽車銷量還沒有2000輛,主要營收還是來自於摩托車和摩托車的發動機。汽車市場的低迷使力帆已經無力繼續,只好申請破產。

但是力帆並不是那麼容易放棄的,它又向市場招募投資人。萬幸的是,力帆的白衣騎士真的出現了,滿江紅基金作爲力帆新的股東橫空出世,而背後其實有吉利邁捷的身影。吉利除了最有名的收購沃爾沃一案,其實還入股了奔馳的母公司,更是在今年接連拿下了獵豹和華菱星馬的股權。雖然在今年吉利負責人兩次否認將收購力帆,然而最終還是選擇出手。

據透露,吉利的架構工廠預計落地重慶,而重慶政府已經和吉利簽署了兩次戰略合作的協議,所以此次吉利是想利用力帆的重整,意圖在西南的市場紮根,落下自己在這的第一座工廠。可以說吉利此舉目的就在於雙贏,爲了能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市場機會,就要重整力帆。而力帆的問題就涉及了當地的產業轉型、就業和稅收等更多的問題。當地政府巴不得吉利來接手這個“爛攤子”,促進當地的就業和製造業的發展,更是能爲當地的經濟帶來更多的進步。

但是吉利此次前往西南地區,不可避免的就是要劍指長安。長安作爲央企,在重慶也是坐擁資源,更是在西南市場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而此次的競爭,對於吉利來說可是一場硬仗,很難說最終誰負誰勝。

吉利和重慶政府的大力合作之下,預期將重慶打造成爲新型的換電示範城市,要在重慶佈局100座換電站。而這次吉利入股力帆,應當也是在重慶政府的牽線下促成的,政府一直沒有放棄力帆,一直把力帆看作可以救助的企業。可見重慶能成爲著名的汽車城,和當地政府的積極扶持也是不分家的。

本文系小聖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