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莲妈妈,原创内容

很多细心的妈妈发现,孩子总是把饭含在嘴里,说什么都不往下咽。这是不是意味着饭菜不合口,或者孩子不好好吃饭呢?其实并非如此,宝宝“含饭不下咽”,大多是没掌握咀嚼能力。

小高家的宝宝是出了名的不爱吃饭,别的宝宝都爱吃辅食,偏偏小高的女儿什么都不吃,这可让小高急坏了。

本以为这种现象过些日子就会转好,毕竟孩子还小,或许只是一时不适应。但让小高没想到的是,都过了大半年了,孩子居然还是把饭含在嘴里,就是不往下咽。

后来孩子瘦了两三斤,宝妈才发觉出不对。立刻带着孩子去看了医生,但医生的回答却让宝妈更为意外。

“你是怎么当妈妈的,给孩子吃的食物切这么大块,孩子不是不爱吃饭,是咀嚼能力太弱,没办法吃这么大块的食物,你也太粗心了!”

“不爱吃饭”这个锅。孩子可不轻易背。如果你家孩子也有这样的表现,家长们要注意。

★孩子还小,咀嚼能力不强

宝宝一开始进食都是通过吸吮,所以刚开始学咀嚼的时候会费些时间。家长们可以有意识的训练一下孩子的咀嚼能力。

但要注意,不能训练过度,要循序渐进。如果发现宝宝三岁之后依旧有这个习惯,可以去医院咨询医生的意见,因为这很有可能是长期的食用流食造成的不良影响。

★孩子身体不适,造成含饭现象

当孩子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很可能出现含饭现象。比如停食着凉、肠胃功能紊乱。

孩子不想吃饭,所以含饭不下咽。除此之外,如果孩子有牙周问题,也会导致含饭不下咽,具体需要请教医生。

★孩子为了吸引家长关注,是一种主观行为

孩子需要爸妈的疼爱和关注,这是一个正常的情感需求。孩子越小,对父母的依赖性就越强。

当孩子们发现不吃饭可以吸引爸妈关注的时候,这个行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进一步地出现含饭现象。这是爸妈就要及时纠正了,不能溺爱孩子。

★孩子已经吃饱了,不再有吃饭需求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吃饱饭了,所以会出现一直喂饭的行为,直到家长觉得孩子吃饱了,才会停下。

但其实孩子可能早就吃饱了,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用含饭来告诉爸妈自己已经吃饱了的习惯。

第一点:喂养观念进入误区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当自己不饿的时候,是否愿意吃饭呢?父母总怕孩子饿肚子,甚至会一到饭点儿就强迫孩子吃饭,但孩子可能根本不饿,自然就会出现食不下咽的情况。

第二点:喂养方式有问题

◆很多家长都喜欢喂孩子吃饭,这不利于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孩子能力有限,吃饭的时候总是会把餐桌搞得乱糟糟的,这是家长可能就会嫌麻烦,干脆自己给孩子喂饭。但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吃饭的热情,渐渐失去耐心和乐趣。

◆急脾气的家长看不得孩子吃饭细嚼慢咽,反而觉得这样是慢吞吞很耽误时间。家长们往往会去催促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吃饭的情绪就不好,甚至会出现厌食行为。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吃饭,总会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或者一边给孩子玩玩具一边吃饭。但是这样会分散孩子吃饭时的注意力,只顾着玩儿,而忘记了吃饭时的乐趣,忽略吃饭时的感受。

第一阶段:6个月的宝宝吃糊状食物是关键

第二阶段:9个月的宝宝吃软食是关键

第三阶段:1岁以内的宝宝自己吃饭是关键

第四阶段:1岁以上的宝宝树立榜样是关键

木莲妈妈寄语:民以食为天,让孩子好好吃饭,就已经迈出了成长的第一步,爸妈们加油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