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很多細心的媽媽發現,孩子總是把飯含在嘴裏,說什麼都不往下嚥。這是不是意味着飯菜不合口,或者孩子不好好喫飯呢?其實並非如此,寶寶“含飯不下嚥”,大多是沒掌握咀嚼能力。

小高家的寶寶是出了名的不愛喫飯,別的寶寶都愛喫輔食,偏偏小高的女兒什麼都不喫,這可讓小高急壞了。

本以爲這種現象過些日子就會轉好,畢竟孩子還小,或許只是一時不適應。但讓小高沒想到的是,都過了大半年了,孩子居然還是把飯含在嘴裏,就是不往下嚥。

後來孩子瘦了兩三斤,寶媽才發覺出不對。立刻帶着孩子去看了醫生,但醫生的回答卻讓寶媽更爲意外。

“你是怎麼當媽媽的,給孩子喫的食物切這麼大塊,孩子不是不愛喫飯,是咀嚼能力太弱,沒辦法喫這麼大塊的食物,你也太粗心了!”

“不愛喫飯”這個鍋。孩子可不輕易背。如果你家孩子也有這樣的表現,家長們要注意。

★孩子還小,咀嚼能力不強

寶寶一開始進食都是通過吸吮,所以剛開始學咀嚼的時候會費些時間。家長們可以有意識的訓練一下孩子的咀嚼能力。

但要注意,不能訓練過度,要循序漸進。如果發現寶寶三歲之後依舊有這個習慣,可以去醫院諮詢醫生的意見,因爲這很有可能是長期的食用流食造成的不良影響。

★孩子身體不適,造成含飯現象

當孩子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很可能出現含飯現象。比如停食着涼、腸胃功能紊亂。

孩子不想喫飯,所以含飯不下嚥。除此之外,如果孩子有牙周問題,也會導致含飯不下嚥,具體需要請教醫生。

★孩子爲了吸引家長關注,是一種主觀行爲

孩子需要爸媽的疼愛和關注,這是一個正常的情感需求。孩子越小,對父母的依賴性就越強。

當孩子們發現不喫飯可以吸引爸媽關注的時候,這個行爲就會得到強化,從而進一步地出現含飯現象。這是爸媽就要及時糾正了,不能溺愛孩子。

★孩子已經喫飽了,不再有喫飯需求

很多家長都不知道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喫飽飯了,所以會出現一直餵飯的行爲,直到家長覺得孩子喫飽了,纔會停下。

但其實孩子可能早就喫飽了,久而久之他就會養成用含飯來告訴爸媽自己已經喫飽了的習慣。

第一點:餵養觀念進入誤區

我們可以換位思考,當自己不餓的時候,是否願意喫飯呢?父母總怕孩子餓肚子,甚至會一到飯點兒就強迫孩子喫飯,但孩子可能根本不餓,自然就會出現食不下咽的情況。

第二點:餵養方式有問題

◆很多家長都喜歡喂孩子喫飯,這不利於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喫飯習慣。孩子能力有限,喫飯的時候總是會把餐桌搞得亂糟糟的,這是家長可能就會嫌麻煩,乾脆自己給孩子餵飯。但這樣會讓孩子失去喫飯的熱情,漸漸失去耐心和樂趣。

◆急脾氣的家長看不得孩子喫飯細嚼慢嚥,反而覺得這樣是慢吞吞很耽誤時間。家長們往往會去催促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喫飯的情緒就不好,甚至會出現厭食行爲。

◆有的家長爲了讓孩子喫飯,總會一邊看電視一邊喫飯,或者一邊給孩子玩玩具一邊喫飯。但是這樣會分散孩子喫飯時的注意力,只顧着玩兒,而忘記了喫飯時的樂趣,忽略喫飯時的感受。

第一階段:6個月的寶寶喫糊狀食物是關鍵

第二階段:9個月的寶寶喫軟食是關鍵

第三階段:1歲以內的寶寶自己喫飯是關鍵

第四階段:1歲以上的寶寶樹立榜樣是關鍵

木蓮媽媽寄語:民以食爲天,讓孩子好好喫飯,就已經邁出了成長的第一步,爸媽們加油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