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老師三天兩頭打來電話:“你家孩子又拉肚子了!”家長也很苦惱,有的孩子拉臭臭一直不太好,有時候軟爛不成形,有時候前幹後稀,稀便裏還經常有沒消化完的青菜,偶爾還會拉蛋花便。但看起來精神又很好,讓媽媽摸不準到底該怎麼辦了。

前面的章節講到過,在正常情況下,我們喫進去的食物經過消化和分解,有用的營養物質被身體吸收,沒有用的食物殘渣經由肛門排出體外,一般情況下要花上10~12個小時。這也是我們正常排便的時間間隔。小孩子新陳代謝快,排便間隔時間可能會短一些,但如果孩子排便的頻率明顯比平常高,便稀不成型,那很可能就是出現腹瀉了。

腹瀉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症狀之一,主要特點是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多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6個月至2歲的嬰幼兒發病率高。全球每年有10億例次小於5歲的兒童發生腹瀉,500萬患兒因爲腹瀉脫水死亡。

相對於成人來說,兒童更容易出現腹瀉。主要有下面這些原因:

1. 小孩子生長發育迅速,對營養物質的需求很高,就容易喫多;加上給孩子尤其是嬰幼兒的食物裏,液體比例高。

2.消化系統還未發育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量少,消化酶的活性偏低。比如新生兒胰液中的脂肪酶普遍活性不高,一般到2-3歲時才接近成人水平。

3.小孩容易胃酸不足,對胃中細菌殺滅能力弱;血清免疫球蛋白(尤其是IgM、IgA)和胃腸道分泌型(SIgA)低,腸黏膜屏障的免疫功能不完善,既容易發生腸道感染,又容易發生食物過敏,從而導致腹瀉。

4.腸道菌羣失調:嬰幼兒腸道菌羣容易受到食物、藥物影響,出現菌羣平衡失調與腸道感染。

孩子們到了看什麼都好奇的年紀,小手總喜歡到處亂摸,有時隨手拿起個東西就往嘴裏塞,細菌、微生物就這麼不經意的送到了孩子嘴裏。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給孩子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室內清潔。餐具、玩具也要定期清洗消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這些日常的舉措對於預防感染性的急性腹瀉是非常有用的。

BRAT飲食法

當孩子出現急性腹瀉的時候,可以切換至非常清淡的飲食如米粥等流食來減少腸道的負擔。國外還有一種飲食稱爲BRAT飲食,四個字母分別代表香蕉(banana)、大米或米粥(rice)、蘋果醬(apple sauce)和白麪包(toast)。通過這種成分簡單並好吸收的飲食來降低腸道的負擔,從而讓胃腸的急性紊亂更快地恢復。如果情況未出現明顯好轉需要及時去醫院就醫,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慢性腹瀉預治方向

首先可以補充合適的益生菌、調理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來改善自主神經的主導地位、補充足夠的消化酶來讓食物完全消化、規避食物的慢性敏感或急性過敏、修復腸道通透性過高的腸壁、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來使糞便可以在排出前成形和調理孩子的胃腸內感染情況。

遷延性腹瀉預治方向

遷延性腹瀉是嬰兒時期的常見病,六個月至兩歲嬰幼兒發病率高

首先可以補充消化酶,避免因爲胃酸和消化酶少導致食物不能消化吸收和不能適應食物多樣化;其次是因爲孩子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導致腸道內感染,可以補充益生菌,幫助有益菌的定植,抵抗有害菌的入侵,也可以補充鋅減少免疫缺陷;長期使用抗生素會導致腸道菌羣紊亂,降低糖類的運轉和乳糖酶的水平,儘量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