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末,東歐劇變,蘇聯動盪,聯邦德國抓住機會,以近乎不可能的幾率實現了與東德的和平統一。重新統一後的德國,經濟實力與人口大增,成爲了歐盟的主導者之一。

在東方,與德國相似的是韓國與朝鮮這兩個國家。兩個國家的處境與當年的兩德也極爲相似:同文同種同根生,兩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差距很大。但是偏偏德國實現了再度統一,爲何韓國與朝鮮依然是相互對峙的兩個國家。今日經濟發達的韓國一方,能效仿當年西德,實現半島的統一嗎?

韓國沒有西德重要

在資本主義世界陣營,韓國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戰略地位顯然沒有西德那樣重要的價值。它也不像西德那樣處於美國戰略前沿和支柱地位。從一戰至今,歐洲都是美國優先考慮地區。冷時期,西德與東德乃至柏林牆是東西方世界的生動標誌,上演了多次震驚世界的國際事件,而“三八線”陷入不具有這樣的影響力。

無論是近年來的朝核試驗還是“天安號事件”和“延坪島炮擊”事件等,遠遠不能與“柏林危機”那種世界大戰一觸即發的緊張局勢相比。而周圍的幾個大國,也會努力將半島發生戰爭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且,無論是從軍事部署還是美國的亞太戰略來看,日本纔是美軍在東亞地區最關鍵的一根棋子。

韓國在美國主導的西方聯盟中的次要地位,決定了其缺乏西德那種不可或缺的影響。韓國也沒有當年西德那麼強大,更不具備其大當年的實力。從歷史看,德國的兩次世界大戰的策源地,德意志的強大恢復力與挑戰能力,使得戰後列強不得不將其分割而治之。朝鮮半島不是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角,韓國在美國的庇護下雖然經濟發展迅速,但是實力距德國甚遠。在90年代初期,韓國對朝鮮的吸引力,遠沒有當年西德對東德的吸引力那麼大。

從經濟上看,以南北雙方經濟發展的差距和長年形成的隔閡,要順利統一,縮小南北差距,勢必要付出大量的金錢,來進行基建、人員安置、政治和社會機制重建等。德國重新統一後,聯邦政府已經向東部地區投入了2萬多億美元的費用。但是,東部至今仍比不上西部的發展水平。而朝鮮半島統一的成本顯然是高於兩德統一的。

無論是90年代還是現在,若要實現半島南北的均衡和一體化,韓國顯然沒有實力掏出比德國更多的錢。1990年初韓國GDP總量尚不到2800億美元,2019年韓國的GDP總量才勉強接近兩德統一時西德的經濟規模。但是考慮過去30年的通貨膨脹率,今日韓國的整體實力並沒有達到當年西德的水平。

韓國沒西德那麼多盟友

韓國周邊,除了朝鮮之外,大國強國環伺,外部環境比不上當年的西德。此外,韓國也不像西德那樣加入北約這樣一個軍事聯盟,在面臨外界的軍事壓力時,能拉一把的可能也只有美國,而這個盟友還沒有那麼可靠。

當年兩德的統一,與時任西德總理科爾高超的外交能力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德國一次性向當時處於內外交困的蘇聯提供了200億馬克的無息貸款與大量物資援助,換來了蘇聯對兩德統一的支持。加上美國的默認,東德內部危機,統一自然成了順理成章之勢。

朝鮮半島的情況顯然非常複雜,大國博弈,利益交錯,無論是昔日還是當下都難以看到統一的可能性。可以預見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半島依然會是南北相望的分裂狀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