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觀念裏,胃脹、胃痛、胃酸等都是“小毛病”,自己買點胃藥喫喫就行了。

殊不知,良性的胃病和胃癌,在症狀上是難以劃清的。

尤其是長期有胃不舒服、生活習慣又不好、年紀又大於40歲的人,一定不要自以爲是,以免耽誤病情。

2020年11月19號,我們爲一位56歲的男性患者做了胃鏡檢查,結果讓他後悔莫及。

今年56歲的於先生是一位基層幹部,平時有抽菸飲酒的愛好;平時胃一直不大好,尤其是大量飲酒後,常常會出現脹滿不適、泛酸燒心的情況,於先生從來沒有在意,總是自己買點藥來對付,甚至一直沒有去過醫院。

十幾天前,無明顯誘因,感覺很不舒服,脹滿、噁心、喫不下飯,左下腹還伴隨不定時的疼痛,大便不成形、排不淨。他就在在小區附近診所拿了些胃藥,喫了一週,不見好轉,還有加重的趨勢。

於是,在兒女的催促下來到我院消化內科診治。

呼氣檢查發現:幽門螺桿菌陽性

胃鏡可見:胃竇小彎側可見直徑約3.0CM大小的潰瘍性病竈,呈火山口樣改變,底部附有少許薄苔,質脆易出血,經鼻胃鏡不能通過。

檢查結論:胃癌

由於病竈面積較大,雖然可能還是早期,但應該不能內鏡下治療了,只有通過外科手術切除。

但總算是萬幸的,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是大於90%的。

由於胃癌的進展期發展迅速,假如晚一年做胃鏡,很可能到了進展期甚至晚期,後果不可預料;

反過來說,如果早一年發現,那麼不用開刀,就能在胃鏡下治癒。

那麼,如何區分胃病的症狀與胃癌的症狀?

自己的老胃病是否會癌變?有些良性胃病,也有癌變可能!

胃癌的發生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多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

一些良性疾病,如不加以控制,有惡變的潛質,我們叫它“癌前疾病”:

1、胃潰瘍

有數據統計 1%~5%的胃潰瘍患者可發生癌變;尤其是遷延不愈,經常復發的胃潰瘍。於先生應該就屬於這一類。

胃潰瘍規範治療後,要注意複查,以確認癒合。

2、腺瘤性胃息肉

這是一種有癌變可能的腫瘤性息肉,尤其是直徑大於2cm的,所以已經發現就建議切除;

3、伴隨有腸化/不典型增生的萎縮性胃炎

這是公認的一種常見的癌前病變。

4、幽門螺桿菌感染者

幽門螺桿菌是WHO認定的胃癌的一級致癌因子,約90%的非賁門部胃癌與之相關;儘管70%的人感染後不一定發病,但約有1%的人最終會罹患胃癌。

5、其他:如肥厚性胃炎、疣狀胃炎(糜爛性胃炎)等。

6、此外術後殘胃,也是胃癌的高危險因素;

實際上以上這些癌變的幾率並不大;阻斷它癌變也很簡單,做到兩條就可以了:

第一規範治療;第二遵醫囑定期複查。

記住胃病癌變的5個信號!

普通的胃病在發病前往往有明顯的誘因,比如長時間餓肚子,喝冷飲,喫冷飯等,若沒有明顯誘因出現了胃部的不適,就要警惕胃癌了,此外,還有四個信號可能提示胃癌的發生,胃病患者可以自己鑑別:

信號一:疼痛性質出現改變

胃病的疼痛一般都有規律性,像胃潰瘍,表現爲飽餐痛,疼痛在飯後半小時至2小時出現,到下次進餐前疼痛消失,而十二指腸潰瘍,表現爲空腹痛,疼痛多在飯後3至4小時出現,持續至下一次進餐前,進食後疼痛可減輕或完全消失,有的病人可出現夜間痛。

如果你的胃痛突然表現爲持續性疼痛,並且無規律性則需要擔心是否出現了癌變的可能,需要到醫院儘早檢查。

信號二:短期體重減輕和貧血

老胃病的患者由於消化功能受損,比較容易消瘦。但如果這段時間,突然體重急劇下降,短時間內體重下降,如果一個人在30天內體重突然下降了5公斤左右;且出現疲勞乏力的現象,甚至有腹瀉的情況則要格外擔心。

此外,癌變後的胃病患者,在進食肉類食物後容易發生噁心、嘔吐的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貧血和頑固性嘔吐,對藥物治療沒有效果。

信號三:持續的上腹飽滿、膨脹

胃病患者由於胃蠕動變差後進食過多容易出現飽脹感,但癌變後,在飽脹感下你能發現有腹部包塊的出現,特別是在心窩部位,按壓時會有疼痛,疼痛感可發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臍部、胸部、心前區,甚至胸骨後。

隨包塊的增大,嘔吐也隨之加重,此種情況大都是發生了惡變。

信號四:無法解釋的黑便

再排除了藥物、食物影響,如果大便呈黑色或呈現柏油色,可能是上消化道出血所致,也有腫瘤出血的可能。

此時,建議患者馬上去醫院做大便潛血試驗,若持續呈現陽性,表明胃病可能正在惡變。

信號五:喫藥不靈了

一般胃病在對症治療後,症狀會很快減輕或消除;一旦喫藥效果不佳,或者沒效,要考慮惡變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上面的這些信號,並非是早期胃癌的信號,大多數已經是中晚期;

早期胃癌80%以上並沒有特異性症狀。

要想發現早期胃癌,除了生活細節要注意,最重要的就是定期查體:

包括幽門螺桿菌檢測和胃鏡檢查。

專家們建議,年過40歲,無論有沒有不舒服,都要做一次這兩種檢查。

#健康科普排位賽##慢性病那些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