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情多矯,世之俗多僞,豈可信乎?”——《羅織經》

古往今來,我們中國人似乎都有一個習慣,對所謂的“自己人”總是特別信任,並不遺餘力地培養“心腹”。

只有經歷過一些事之後,才能讀懂一些人,還有人性。

怕就怕,讀懂之後,你已經沒有機會再重來,而只能成爲別人眼中的教訓,或者笑話。

這,纔是最可怕的。比如古時候的韓信。

01食不果腹的淮陰侯

淮陰侯韓信在後世被稱爲兵仙,是了不得的軍事家。

但是在他發跡之前,生活給他的,除了一個王室子孫的名頭,剩下的只有苦難。

當時的韓信,既不願意老實種地,也看不起販夫走卒的營生。

可偏偏他自己啥也不是,沒有一技之長,又“好喫懶做”;

經歷過“胯下之辱”,“漂母飯信”事件之後,韓信終於決定離開家鄉,去闖蕩世界。

02蕭何月下追韓信

但初次登上秦末羣雄大舞臺的韓信,並沒有得到哪怕一丁點的尊重。

韓信先後在項梁、項羽、劉邦麾下打工。但依舊籍籍無名,沒有得到他們任何人的重用。

直到劉邦軍中把他當逃兵連坐要處死的時候,韓信臨死前喊出那句話,纔開始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爲斬壯士!”——《史記·淮陰侯列傳》

因爲當時讀書基本可以說是貴族的專屬,普通的平民根本不太可能有這樣的見識。

所以韓信“故作驚人之語”成功地引起了監斬官員的好奇,不但把自己從鬼門關搶救了回來,劉邦聽說之後還封他當了官,治粟都尉。

只不過,當時的劉邦眼界已經很高了,所以韓信的處境依舊是“上未之奇也”。

韓信臨死前“故作驚人之語”這一招,雖然沒有馬上讓自己大富大貴,但成功吸引了劉邦的老兄弟兼智囊蕭何的注意力。

“信數與蕭何語,何奇之”,蕭何慧眼識才,發掘了韓信這個大寶貝。

這纔有了韓信對劉邦失去耐心後跑路的時候,“蕭何月下追韓信”的美談。

03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雖然韓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取得了大大小小無數的勝利,也獲得了高官顯爵。

可是在劉邦陣營裏,他始終是個外人,遠不如那些老班底受劉邦信任,一度被劉邦猜忌。

《羅織經》的智慧告訴我們,

“爲上者疑,爲下者懼。上下背德,禍必興焉。”

上位者劉邦對韓信產生了懷疑,韓信自然心生恐懼,這禍事就不遠了。

還好有蕭何這個自己人作爲緩衝,讓韓信能夠感受到來自這個陣營的一絲溫暖,所以他一次次拒絕了擁兵自立。

直到後來陳豨叛亂,韓信對劉邦徹底失望,才終於準備起兵配合。

可是,因爲下人告密,呂后提前知道了消息。

當時漢高祖劉邦已經御駕親征帶着大軍去討伐陳豨,後防空虛,實在經不起折騰,更何況是韓信這樣的名將呢?

不過,呂后畢竟是呂后,關鍵時刻熟稔人性的呂后叫來了丞相蕭何面授機宜。

韓信在劉邦的麾下能夠獲得重用,全靠蕭何從中牽線,韓信對蕭何無比的信任。

呂后知道這一點,蕭何也知道,他們都想到了利用這一點來解決韓信的問題。

其實這就是人性,就像《羅織經》裏所說的:

“人者多欲,其性尚私。”

赤裸裸的人性告訴我們:別太相信“自己人”,也別低估人性的惡。

可是韓信呢,都已經決定起兵造反了,偏偏因爲相信了“自己人”蕭何,誤判了形勢孤身涉險。

相國紿信曰:“雖疾,彊入賀。”信入,呂后使武士縛信,斬之長樂鍾室。

一代兵仙韓信,就這樣窩囊地死在了他最信任的“自己人”蕭何手裏,真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但是,站在蕭何的角度,他也沒有做錯什麼。

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許多欲望,自私是人的本性。

身爲大漢丞相的蕭何,在自己的榮華富貴身家性命與韓信之間權衡,他很自然地選擇了犧牲韓信。

所以,這個故事就是要告訴我們,

別太相信“自己人”,也別低估人性的惡。

尤其是人到中年,活了半輩子,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人心難測;

人與人之間夠熟,才知道刀往哪裏捅最痛,“自己人”的溫柔一刀纔是更可怕的。

一個人必須要有城府,你的信任不應該是毫無保留的。從現在開始,學習《羅織經》的謀略、權術、治人方法,還來得及。

不要再做一個傻傻的人了,該保留保留,該拿捏拿捏,洞悉他人好惡,加以防範和利用,才能做到悅人服人,御人制人。

點擊上方商品卡,只要一餐便飯錢,就可以獲得一本洞悉人性的《羅織經》,讓你的人生少走彎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