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縮性鼻炎是一種發展緩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其特點是鼻黏膜乾燥、萎縮,鼻腔增大,嗅覺障礙,鼻腔內有大量黃綠色膿痂形成,帶臭味者稱爲臭鼻症。

萎縮性鼻炎一般發病具有地區性,生活條件差者易得此病我國此病發病率於20世紀50~60年代較高、80年代後逐漸降低,但如今在貧困山區和邊遠地區仍較多見。

【病因】

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原發性的;一種是繼發性的。

原發性的病因不明,往往認爲與營養不良、青春期的內分泌紊亂、環境、遺傳、微量元素缺乏、自身免疫性疾病、自主神經功能失調等有關。

繼發性者病因明確,多由局部因素引起。

醫源性因素:慢性鼻炎、鼻腔腫瘤等手術中,正常組織尤其是下鼻甲切除過多、損傷嚴重,導致鼻腔過分寬大,通氣過度。

感染因素:鼻疾如慢性鼻炎或鼻竇炎,鼻黏膜長期受膿性分泌物刺激,發生纖維組織增殖,造成黏膜的營養障礙,引起鼻黏膜萎縮。

慢性肥厚性鼻炎:此病晚期結締組織過度增殖,壓迫血管和淋巴管而致“閉塞性動脈內膜炎”,致使鼻內血液循環障礙而致鼻黏膜萎縮。

特殊傳染病:結核、梅毒、麻風及天花等損害後遺鼻黏膜萎縮性變。

【症狀】

1.鼻腔乾燥:鼻腔過度通氣,鼻黏膜腺體萎縮,分泌減少,因此,鼻內常有結痂,有時帶血,甚至有鼻出血。

2.鼻塞和嗅覺減退或失嗅:因鼻內痂皮阻塞鼻腔;或因鼻黏膜萎縮,神經感覺遲鈍,雖有氣流通過,但不能察覺。

3.頭痛、頭昏:因鼻黏膜萎縮,鼻腔過度通氣,大量冷空氣刺激所致;或因鼻內膿痂壓迫鼻黏膜之故。

4.惡臭:多見於病情嚴重和晚期者。呼氣有特殊的臭味,但由於嗅覺減退或喪失,因此患者自己不能聞到,故又稱臭鼻症。

5.耳鳴、聽力下降:病變波及咽鼓管,出現咽鼓管功能障礙,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的症狀。

6.咽乾、聲嘶以及刺激性乾咳:病變累及咽喉所致。

【治療】

目前尚無特效治療,主要治法爲局部和全身綜合治療。全身治療:改善營養,改進生活條件。

維生素療法:維生素 A、維生素 B

維生素 C、維生素 E 對此病有一定療效。

微量元素療法:適當補充鐵、鋅等微量元素。

黏液促排藥物能稀釋黏液,促進腺體分泌,刺激黏膜纖毛運動,並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局部治療

鼻腔沖洗:去除痂皮及臭味,清潔鼻腔,可以刺激鼻黏膜增生。

複方薄荷滴鼻劑、植物油、魚肝油、液狀石蠟等滴鼻,滑潤黏膜,軟化幹痂,便於清除痂皮,改善鼻乾的症狀。手術治療:病變較重,保守治療效果不好者可行手術治療。

目的是縮小鼻腔,減少鼻腔通氣量,減少鼻黏膜水分蒸發,減輕鼻腔乾燥和結痂。

萎縮性鼻炎的危害可導致嗅覺減弱或無嗅覺,並可能出現一些嚴重的併發症,經過及時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但本病病程較長,反覆難愈,一旦發現必須及時治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