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童年的創傷,需要用一生來治癒。但最新研究發現,一個人一生中遭受的創傷,會改變其DNA的表達方式,這種改變還會傳遞給下一代。

也就是說,童年創傷不僅會影響人的一生,甚至連子孫後代也會受此連累。

與大多數遺傳病不同的是,這種創傷的遺傳不是遺傳密碼本身的突變引起的,而是通過諸如表觀基因組這類生物學要素來調控基因組活動。

傳統的遺傳學是指由於基因序列改變(如基因突變等)所引起的基因功能的變化,從而出現可遺傳的改變;而表觀遺傳學是指基因的DNA序列沒有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基因功能發生了可遺傳的變化,並最終導致了表型的變化。

然而,有關創傷經歷的信號是如何植入生殖細胞中的?

“我們猜想是血液循環中的物質的影響,”蘇黎世大學腦科學研究院及神經學研究院神經表觀遺傳學伊莎貝爾·曼蘇(Isabelle Mansuy)教授表示。曼蘇和她的團隊研究童年創傷如何對人的血液組成造成終生影響,繼而遺傳給下一代。

“這類發現對藥物研發極其重要,因爲它首次具體呈現了童年創傷與後代出現代謝紊亂的相關性,”曼蘇解釋道。

曼蘇的研究以老鼠作爲對象,用種種方式干擾母鼠,使母鼠變得暴躁,無心照顧自己的孩子,使幼鼠受到精神上的創傷。

毫不奇怪,這些母親養育的幼崽成年後行爲都發生了改變,而且這種變化一直存在於它們後代的後代中。

最初,研究人員認爲這可能是後代自身行爲的結果:受過創傷的老鼠成爲父母后,在孩子身上覆制了它們童年時期所遭受的忽視。

爲了排除這種可能性,曼蘇僅研究了雄性系,讓未受過創造的雌性老鼠與受過創傷的雄性老鼠進行繁殖,然後將幼鼠從母親的籠子中移出,確保母鼠的行爲不會影響後代。

但即使如此,它們的後代的行爲和表觀遺傳仍舊發生了變化。

爲確定這些經歷是否影響血液組成,研究人員進行了多項分析,發現創傷組和對照組的血液存在巨大的差異。

科學家正在研究老鼠經歷的創傷如何影響其後代的分子變化

脂類代謝的變化尤其明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代謝物在受創傷的雄性鼠血液中含量更高,這一現象同樣出現在它們的後代中。

更讓人震驚的是,將受創傷的雄鼠血清注射到未受創傷的雄鼠體內後,它們的後代同樣也出現了受創傷的代謝跡象,這表明血液循環中的成分與生殖細胞存在直接聯繫,從而證實了血液將應激信號傳遞給配子的假設。

研究人員接着探究了相似影響在人類之中是否存在。

爲此,研究人員召集了25名來自巴基斯坦SOS兒童村的孩子,對他們的血液與唾液樣本進行了分析。

這些孩子都是孤兒,均已喪父,且多被無力撫養的生母拋棄。與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這些孤兒血液內的脂類代謝物含量更高,這與受創傷老鼠的情況一致。

一個男孩剛剛爲表觀遺傳學研究提供了血樣

“將這些孩子受創傷的經歷與老鼠模型對比,結果顯示,他們的血液中存在相似的代謝變化,”曼蘇解釋道,“這體現了動物研究的重要性,它爲研究人體健康提供了深刻見解。”

該研究團隊進一步研究發現,脂類代謝物通過一個分子機制向生殖細胞傳遞信號。

在這個過程中,細胞表層一個名爲PPAR的受體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由脂肪酸激活,在衆多組織中調控基因表達以及DNA的結構。研究人員發現這一受體在受創傷雄性的精子細胞中無法正常運作。

與正常家庭的孩子相比,孤兒的脂類代謝物含量更高

人工激活雄鼠的這一受體會造成體重減輕以及葡萄糖代謝紊亂,這種影響同樣出現在它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

這類以及其他實驗使研究人員得出結論,在遺傳由祖輩創傷經歷所引發的代謝功能失調上,精子細胞中PPAR的激活扮演着重要角色。

“從脂類代謝和葡萄糖含量等指標可以看出,我們的研究成果表明童年的創傷會影響人成年時期的身心健康,甚至殃及後代,”曼蘇說,“臨牀治療很少將這些納入考量。”

全球約有四分之一的孩子遭受暴力、虐待和忽視,這或將導致他們在以後的人生階段患上慢性疾病,曼蘇進行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未來,提高對基礎生理機制的理解有助於醫療從業者避免病人因惡劣人生遭遇帶來的遲發性後果。

參考:

[1]https://neurosciencenews.com/epigeneitc-trauma-metabolism-17177/

[2]http://www.dogame.com.cn/kexue/2019/0927/17813.html

[3]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90326-what-is-epigenetics

[4]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9/07/parents-emotional-trauma-may-change-their-children-s-biology-studies-mice-show-how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