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可以說是最嚴重的情況了。在心肌梗死發生前會有心肌缺血、心肌損傷等一系列變化。缺血、損傷及壞死發生在心肌不同部位,心電圖上面T波、ST段和QRS波也會有不同的形態。

很多人對此不是很瞭解,或者只是一知半解,不能明確地判斷心肌缺血、損傷或者梗死到底發生在心肌的什麼部位。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電圖變化特徵:

①缺血型T波改變;

②損傷型ST段改變;

③壞死型QRS波羣改變。

缺血型T波改變

冠狀動脈閉塞以後最早期的心電圖變化,是T波改變。

一、心內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聳直立,具有以下5個特徵:

①T波兩肢對稱。

②基底部變窄。

③波頂變尖。

④T波改變只出現於缺血區的導聯上,能定位診斷。

⑤T波變化劇烈。幾分鐘之內就可觀察到T波的變化。

二、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置。穿壁性心肌缺血T波倒置進一步加深,呈冠狀T波。

損傷型ST段異常

心肌缺血程度加重持續時間延長,可發展成爲急性心肌損傷。

一、心內膜下心肌損傷,ST段顯著壓低。

二、心外膜下心肌損傷,ST段弓背抬高。穿壁性心肌損傷,ST段抬高呈單向曲線。

壞死型QRS波羣改變

冠狀動脈阻塞→心肌缺血→心肌損傷→心肌梗死。

一、心內膜下心肌梗死出現壞死型Q波。

二、靠近心外膜下心肌壞死出現R波降低。

三、穿壁性心肌梗死出現QS 波。

四、後壁心肌梗死,V1、V2導聯R波增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