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池夢蕊)“以前我們院兒上廁所太不方便了,騎車去都得五分鐘,這趕上着急的時候,真是挺尷尬的。”家住朝陽門南小街205號院的陳立軍說,“現在這改造太好了,解決了全院兒上廁所的難題。”這是東城區推進“美麗院落”微整治,引導環境品質提升從“面子”邁向“裏子”的內容之一。

陳立軍家中接入抽水馬桶,解決了幾十年來的如廁難題。 人民網 池夢蕊 攝

東城區環境辦副主任王濤介紹,經過2017年至2019年,三年的“百街千巷”整治提升工程,改善了東城區背街小巷的環境面貌,提高了居民對公共環境的關注度,形成了居民參與環境提升的機制。隨着院內環境逐漸成爲居民關心的話題,東城區乘勢而上,轉變觀念:在空間上,由街巷“線性治理”向街區“區域治理”延展;在項目上,由“自上而下”的任務部署,轉變爲“自下而上的民意立項與自上而下的任務計劃相結合”,因此東城區試點開展“美麗院落”建設,着力改善平房院落公共空間的基礎條件,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朝陽門南小街205號院落公共空間提升是東城區朝陽門街道2020年“美麗院落”項目之一。該院緊臨朝陽門南小街,院落總面積約480平方米,其中室外公共空間面積191.2平方米。院內共有居民12戶,整體居住密度較高,居住面積狹小。院落分爲內、外兩部分:內院房屋密度高,室外空間僅餘狹長過道;外院位於南北兩側沿街商鋪之間,無住戶,且2019年對原有煤棚、雜物進行了清理騰退,具備一定的改造空間。由於朝陽門南小街沿線缺乏公共廁所,衚衕內公共廁所則距離較遠,居民改善廁所條件的訴求強烈,在疫情期間衚衕實行出入管控的情況下尤爲突出。

這次,小院成爲“美麗院落”試點項目,採用了全過程公衆參與的改造模式,由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與朝陽門街道責任規劃師團隊、史家衚衕風貌保護協會合作,通過“院落徵集-前期調研-參與式設計-實施準備-動工實施-後期維護”六個環節,針對居民的實際需求推動院落公共空間的整體改造提升,改善居民生活品質。

朝陽門街道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李焱介紹,在項目準備階段,街道、社區、責任規劃師、協會代表共同入院向居民進行項目宣講,在居民確定改造意願後正式開展工作。隨後,上述單位配合設計團隊入院調研、測繪,並在完成設計初步方案後組織面向全院居民的方案宣講會,經過與居民的溝通和必要的方案調整,形成居民一致同意的實施方案,簽署設計方案確認書。

“爲了商議院子的整治細節,光是小院居民議事會就開了五次。”李焱告訴記者,“街道書記、主任、小巷管家、責任規劃師、設計團隊、樓門院長、每一戶的居民代表都來了,大家現場組織討論,把問題都擺到檯面上來說,讓大家都發表意見,並最終達成共識。”

經過溝通,205號院居民們集中反映的問題主要有六個:重點解決如廁難問題,引入戶廁(這是最集中的問題)或院廁;更換院門,增強院落安全性,減少相鄰商鋪對居民生活的干擾;增加室外休息空間,比如增加廊架結構,居民可以休憩、曬太陽;自行車、電動車需有序停放;必要的衣物晾曬需求;生活用水錶井位置不合理,存在污染隱患。此外,設計團隊還發現,院內存在公共空間利用率低、雜物堆放、無序飛線、牆面及地面破損等問題多個問題。

朝陽門南小街205號院施工改造現場。 人民網 池夢蕊 攝

經過協調,施工改造已經進場。記者在現場看到,小院內的路面已經鋪裝了大半,院門附近的違建早已拆除,院內的飛線也基本梳理完畢,排水及自來水管線改造、微生物淨化槽的吊裝工作也已經完成,爲居民安裝馬桶、引入戶廁預留了條件。同時,院內還將更換可落鎖街門,提升居民居住安全感。等外院空間整理完畢,將設置可移動種植池,鼓勵院內居民認養種植,並在保證應急使用的同時,對通向院內的商鋪後門形成遮蔽。此外,外院還將劃定自行車停車區,引導院內自行車(含電動自行車)有序停放。爲了滿足居民休閒需求,外院還將設置休憩廊架,提供休息、交往、綠化、晾衣功能。

施工完成後,街道、社區、責任規劃師、協會將協助居民共同制定簽署院落公約,建立院落維護基金,力求建立長效、可持續的院落維護機制。

李焱介紹,朝陽門街道今年有3個院落在試點“美麗院落”微整治,每個院落的前期溝通時間都在一年以上,居民們從不認可到認可、再到支持,需要反覆地做工作。預計本月底,這些改造院落就能完成“微整治”,重新煥發新生。

7個街道44個院落開展試點

實施“一院一策”方案設計

東城區“美麗院落”微整治在不影響傳統風貌的前提下,採取院內公共空間“微整治”方式,爲居民創造更加舒適的生活空間。

經過徵詢居民意願,在景山、安定門等7個街道的44個院落開展試點。組織街道和設計單位聚焦影響院內生活、出入、環境、秩序等“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通過問卷調查、居民座談會、微信小程序等線上線下方式,逐戶調研,深入摸底院落問題成因及居民的需求與建議。

實施“一院一策”方案設計,重點拆除居民反映強烈、有礙環境的院內棚、亭、閣等自建建(構)築物;清理佔壓空間和消防隱患的櫃體、車輛、積存雜物;改善無障礙和照明環境,改造坑窪地面,疏通、更新上下水管線,梳理雜亂線纜;整修院內立面、臺階,改造院內便民設施,提升院內綠化等,同時邀請城市設計、古建等專家審覈方案、出謀劃策,確保改造既保護傳統風貌,又滿足居民需求。

爲了保障試點成效,實現後期長效管理,東城區將固化形成“美麗院落”標準,將便民維修、清掃保潔等平房區物業管理服務由街巷延伸到院內,多方共同維護院內環境,同時進一步配套完善院管會、居民自管會等自治組織建設,組織修訂院落公約,開展居民評選、院落掛牌等活動,不斷提高居民的幸福感、榮譽感和責任感。

目前,東城區7個街道的44個美麗院落已陸續開工,力爭年底完成改造,屆時將惠及502戶居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