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廣東塔牌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工會主席李斌,廣東科倫藥業有限公司技術員黃國玉,興寧市潤豐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羅新輝3位獲評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梅州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鍾志雄獲評2020年全國先進工作者,4位共同受到國家表彰。全國先進工作者鍾志雄:永不懈怠 全力守護蘇區羣衆健康

20日深夜,從廣州參加省政協委員考察後回到梅州;21日7時30分,召開醫院專業技術職務管理委員會會議和院長辦公會、黨委會,接着參加2020年梅州市人民醫院碩士研究生開題報告會,隨後接受記者採訪、處理多項工作彙報,10點多馬不停蹄再次趕往廣州……

鍾志雄(右二)

這是梅州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鍾志雄的常態,33年如一日紮根梅州醫療衛生第一線,如牛般耕耘、如馬般奔馳,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爲健康梅州、健康中國作出了突出貢獻。

1987年大學畢業的鐘志雄,本有機會前往深圳寶安工作。“但我覺得,回來梅州、回來家鄉更好一些。”就這樣,懷着最淳樸的想法,他成了梅州市人民醫院的一員。“當時醫院救治能力非常有限,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條件落後的狀況,讓梅州山區百姓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鍾志雄說。

作爲心血管病方面的專家,鍾志雄敢爲人先,1997年率先在梅州開展單腔心臟起搏器植入,2001年牽頭成立心血管內科,他用專業和堅持帶領團隊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填補了梅州20多項醫療技術空白。如今,梅州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可開展現代心臟病介入領域幾乎所有的手術,成爲省內幾所實力最雄厚的心血管病中心之一,心臟介入治療量穩居全省前三,心血管內科躋身全國地級城市醫院專科20強。

2013年5月,鍾志雄接任梅州市人民醫院黨委書記、院長。爲縮小與省級大醫院和發達地區同級醫院的差距,改變醫院人才、技術、設備和信息化落後的局面,他對標協和、華西等頂尖醫院,經過調研,提出以“醫院管理精細化、辦醫理念標準化、學科建設專業化”爲發展戰略,以“技術佔先、質量領先、服務優先”爲發展抓手的“三化三先”治院理念。多年來,鍾志雄始終不忘醫者初心和“厚德廣濟·尊道精業”院訓,以院爲家,沒有周末、沒有假日,全力支持技術創新、深耕學科建設,大力推行規範診療、實施精細管理,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用能力、毅力和魄力帶領全院職工幹部走出了一條契合醫改方向、符合山區醫院發展的康莊大道。

今年,面對突如其來、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鍾志雄衝鋒在前、科學施策,第一時間成立醫院疫情防控領導小組並親自掛帥,每天親臨抗疫一線,時時詢問救治情況。在他的帶領下,梅州市人民醫院取得了治癒率100%、醫務人員零感染、院內感染零發生的好成績,還派出11名醫護人員支援湖北;首創的“海關通關式”預檢分診模式,受到了省衛健委領導的高度肯定,被作爲先進經驗在全省分享,爲全省抗疫貢獻最大力量。

面壁七年圖破壁。2019年,梅州市人民醫院成爲廣東省第二批高水平醫院重點建設單位;在“2018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覈”這一最官方、最權威的“國考”中,該院總分位列第112名,成功躋身全國第一梯隊;近日,該院又榮獲“2018-2019年度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集體”,“百年老院”破繭成蝶,煥發出高質量發展的新光彩。

“接下來,我們將從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科研引領等方面出發,推動醫院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同時,充分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助力提升梅州整體醫療技術水平,全力當好梅州蘇區人民羣衆健康的‘守護者’。”鍾志雄說。全國勞動模範李斌:熱愛黨務 構築非公企業的戰鬥堡壘

工作30年有餘,塔牌集團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工會主席李斌仍舊充滿活力與激情。面對全國表彰,他說:“這份榮譽不僅是個人的,更是塔牌這個大家庭的。我將一如既往熱愛企業,熱愛黨務和工會工作。”

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是黨在企業中的戰鬥堡壘,按照“經濟組織建到哪裏,黨組織就建到哪裏,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就發揮到哪裏”的工作方針,李斌始終堅持紅色引領,努力推動黨建提升和企業發展實現“雙贏”。“我們建立健全集團黨委——企業黨總支(支部)——車間(部門)黨支部——黨小組的四級黨建工作網絡,並將學習教育、黨團活動、廉潔履職貫穿其中,推動企業行穩致遠。”李斌說。

通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塔牌集團把準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近年來着力推進數字礦山、綠色水泥礦山、綠色智能水泥工廠、一級安標企業建設,推動節能、降耗、減排和資源綜合利用,實現了水泥產業的改造升級、動能轉換、綠色轉型,創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了政府、羣衆、職工“三滿意”的目標。

李斌

“集團對職工十分關懷,年年慰問、時時照顧,給予了我面對疾病的勇氣和希望。”職工戴苑青是塔牌集團“員工互助基金會”的受益者之一,言語之中滿是對企業的感激。2015年,在李斌的牽頭下,塔牌集團成立“員工互助基金會”,爭取行政支持籌集資金500多萬元,用於職工住院和特困補助,全額承擔職工醫療個人自付部分,至今共計幫扶職工300多人次,幫扶資金300多萬元。此外,李斌還倡導開展職工文娛體育活動、推行職工持股計劃,讓職工實現“光榮勞動、快樂工作、幸福生活”。

李斌的身影不僅穿梭於塔牌集團下屬各單位之間,還活躍在農村的田間地頭。2019年,塔牌集團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結合企業和地方實際,制訂“萬企幫萬村”三年行動規劃,計劃三年內投入資金2000萬元,精準幫扶蕉嶺縣文福鎮和新鋪鎮象嶺村,同時成立精準扶貧行動工作小組,由李斌任組長。他親自掛點參與新農村建設,通過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定期慰問等方式,讓鄉村煥新顏,讓農村展笑顏。

“這份榮譽是鼓勵,更是鞭策。在新起點上,我將再接再厲,積極踐行弘揚勞模精神,帶動激發全體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勤奮敬業、開拓創新、紮實工作,做大做強產業,發展壯大企業,爲梅州蘇區振興發展貢獻力量。”李斌說。全國勞動模範黃國玉:迎難而上 熱衷於和問題“較真”

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廣東科倫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聚維酮碘溶液等防疫物資供應緊張。關鍵時刻,大容量注射劑車間技術員黃國玉主動請纓,帶領一支臨時成立的隊伍增援聚維酮碘溶液生產線,將日產量由原來的2萬瓶提升至4萬瓶,爲前線抗疫提供了有力保障。“那段時間,生產線忙得不可開交,早上8時上班,常常到晚上10時後。我是組長,哪裏忙不過來就到哪裏幹,包裝、拉貨也要幹。”黃國玉說,大年初一返崗後的一個半月裏,他幾乎沒有休息一天。

迎難而上、任勞任怨是黃國玉從業20多年的一個縮影。1995年工作至今,他先後在生產管理、產品檢驗、產品研發等崗位工作,無論身處哪個崗位,拼命三郎、苦幹實幹的勁頭從未消減,曾被授予“廣東省勞動模範”稱號,被推選爲廣東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代表、梅州市第七次黨代會代表。

黃國玉

榮譽的取得,離不開黃國玉在工作中的“較真”性格。作爲一名技術員,黃國玉熱衷於和問題“較真”,爲了解決某個生產線問題,他常常深入生產一線、觀察生產流程,有時一盯就是一個班次8個小時,然後又悶頭進行數據分析、要因確認、對策制定等。當問題重複發生時,他組織崗位職工成立課題小組,研究根本原因、討論應對方案,不出結果誓不罷休。經黃國玉提出、研究的課題,基本都能取得優秀成果,曾解決了堵瓶、瓶底漏液、設備停機等問題,有效提高了產品質量和企業效益。

對待工作,黃國玉始終懷着滿腔熱情,堅持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總結。在擔任車間大班長時,他提煉了“管人、管事、管流程”的“三管”工作方法,通過組織員工培訓、制定行動方案等措施,讓班組領導能夠及時掌握當班人員的思想動態、工作完成情況及工作方法是否標準等。“三管”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很快受到公司的推廣應用,他由此獲得“優秀大班長”稱號,班組也被評爲“先進班組”。此外,黃國玉還組織開展了“我爲科倫獻計獻策”問卷調查活動,收到很多意見建議,經調研後付諸實施,有效推動了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雙提高”。

黃國玉常常利用下班時間自我“充電”,已自學並考取製藥工程師、西藥執業藥師等證書,目前還在學習中醫藥學知識,計劃考取中醫執業藥師資格證。“我希望多學些知識,充實提升自己,這樣工作起來會更得心應手,也能夠更好地幫助他人解決問題。”他說。

全國勞動模範羅新輝:敢爲人先 走現代化農業發展道路

“我一直都是個農民,我喜歡土地、喜歡種地。”20多年來,羅新輝始終堅守在田間地頭,敢爲人先租種拋荒地,並發展水稻規模化、機械化種植,實現了從普通農民到“種糧大戶”的轉變,曾獲“全國種糧大戶”“廣東省勞動模範”“廣東百佳新型職業農民”稱號。

“我從1997年開始從事農藥、化肥、種子推廣工作,熟悉了農資、農機知識後,開始自己承包土地種糧。”羅新輝回憶道,“2010年,我看到興寧市大坪鎮潭坑村不少土地在合水水庫擴容後撂荒,深感可惜,決定對其進行復墾。”

羅新輝(林翔 攝)

要在高低不平、沙石成堆、土地貧瘠的拋荒地上耕種並非易事,但羅新輝沒有放棄,實地研究之後決定採用現代農業技術改造土地,其中單是平整就花費了近七個月,前後用壞2個旋耕機、700多張旋耕刀片。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拋荒地試種水稻喜獲豐收,平均畝產1100多斤。

爲了讓更多拋荒地重新煥發生機,羅新輝集約起大坪鎮內的大部分拋荒地,種植規模擴大至近千畝。“隨着規模越來越大,我意識到,農業要發展,必須走科技之路。”2011年,羅新輝成爲大坪鎮第一個購買播種線、插秧機、大拖拉機、稻穀烘乾機的農民,走上了機械化發展道路,生產效率和糧食產量大大提高。

作爲第一個“喫螃蟹的人”,羅新輝萌生了推廣水稻種植全程機械服務,帶動更多農戶科學種糧、增產增收的願望。2011年3月,他與5位合夥人投資成立興寧市潤豐農業專業合作社,爲農戶提供農業機械服務,並以此爲依託,批量購買農資,幫助農戶降低生產成本;與大型穀物加工廠長期合作,爲稻穀加工、銷售提供穩定渠道,提高農戶經濟收入。目前,合作社共計帶動121戶農戶增收致富,並推動了興寧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的快速發展。“我們鎮有40多戶的貧困戶參與到了絲苗米種植項目之中,全部都實現了脫貧。”

2017年,羅新輝探索改變種植和經營方式,建設稻穀冷儲庫,完善稻穀烘乾、大米加工生產線,並將水稻全部換種廣東絲苗米優質品種,通過規範種植、收割、烘乾等,進一步提升了絲苗米的品質,將水稻畝產值從每畝1250元增加到每畝1500元。

“下一步,我們將致力於打造優質興寧絲苗米品牌,努力擴大優質水稻種植面積,與大型糧食加工企業建立合作,把優質、綠色、安全的大米源源不斷推向市場,讓更多人‘喫得好,還要喫得香’。”羅新輝說。

梅州日報記者:劉巧 丘佳溢

編輯:李舒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