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破浪圖文組

文|張海靈

責編|章麗娟

張一山的演技真的"縮水"了嗎?

近日,新版《鹿鼎記》開播了,但口碑已經全面崩塌。截止至我現在寫稿時,豆瓣已經超6萬網友打分,其最終得分爲2.7分,其中超過80%的觀衆只給了1星。

有不少網友把責任歸咎於張一山說,他在新版鹿鼎記裏飾演的韋小寶特別浮誇,演技縮水。但問題真的出在張一山嗎?我並非張一山粉絲,但我看過他在《家有兒女》中飾演的劉星、在《餘罪》中飾演的餘罪、在《柒個我》中飾演的沈亦臻,每一個角色的演繹算不上演技炸裂,但起碼都把角色塑造出來了。

我覺得此次新版《鹿鼎記》裏韋小寶的無厘頭同樣是爲了角色創作,從韋小寶開頭的說書戲、到之後各種擠眉弄眼等各種誇張的表演,都能看出主創們對整部劇的整體風格就是偏喜劇類的。

可見其實並不是張一山的演技有問題,而是主創們對金庸先生作品理解的問題,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韋小寶。

近期的廣州車展也是如此。作爲汽車行業年終的盛會和收官之戰,也是今年唯一一個如期舉行的A級車展,本屆廣州車展無論從規模還是展車數量上(展車數量980輛,首發車38輛)都較往屆(展車1050輛,首發車38臺,概念車30臺)有着一定程度的"縮水",這是因爲大部分車企已經把重點車型放在了剛過去不久的北京車展,廣州車展重點變得更傾向於品牌宣傳和賣車。

可因爲中國汽車市場在向存量市場轉變,賣車變得越來越難,像世紀之初那些年那樣賺錢更是難上加難,有些企業還覺得自己缺乏品牌的支撐,即便產品出色,也很難獲得應有的市場關注和合理的售價。

所以,在今年8月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主辦的的中國汽車論壇就把話題放到了品牌上,而且是技術品牌。

當下汽車產業和市場正在快速變化。從產品來看,平臺化、新能源化大勢所趨,這讓汽車集成化、模塊化程度更高,爲構建統一技術品牌建立了基礎。從消費端來看,已成爲消費主體的年輕消費者成長於信息爆炸時代,他們對於汽車技術品牌符號的認知在逐漸加深。

因此,建立技術品牌刻不容緩。以此次車展我參加的幾個活動爲例,它們都在建立技術品牌的道路上。

日產的"動力天團"

在汽車領域,動力革命一次又一次推動着技術的進步,是汽車發展始終繞不開的命題。

2020年是東風日產品牌煥新元年,因此在屆時的收官之戰中,東風日產以VC-TURBO超變擎、ZeroEmission日產純電、e-POWER組成日產動力天團,意在煥新"技術日產"的金字招牌。

首先是VC-TURBO超變擎,這是日產汽車花費20餘年時間研發的一款新產品,是全球唯一一款量產的可變壓縮比渦輪增壓發動機。該發動機的壓縮比能夠在8:1-14:1之間任意切換,從而保證發動機始終有較高的熱效率,既有強動力性能,又能保證燃油經濟性,於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獲得沃德十佳榮譽。

其次是ZeroEmission日產純電,凝聚了日產汽車70餘年在純電技術上的研發成果,電池安全性、電控性能和能耗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優勢,累計50萬日產聆風車主或許就是對這個技術最好的詮釋。

對比以上兩種動力,e-POWER是日產引入國內的全新動力,不同於傳統型並聯式混動技術,它其實是一個串聯式的混合動力系統,全車僅靠發動機運轉來發電從而驅動車輛,在電池電量足,低速且路況良好的時候,僅採用電池驅動電機;在其餘複雜的工況,則採用電池和發動機同時驅動電機;在巡航或者無需加速的時候,則開啓動能回收,爲電池充電,可以說如今的e-Power車型就是不能充電的"電動車"。

我一直堅信始於顏值,忠於實力這句話,因爲要留住一個人大多數時候只能靠內在。就像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陳昊所說:"讓每一滴油都成爲澎湃動力,讓每一度電都發揮更大的效能。"言外之意就是東風日產發佈的動力天團既能省油、省電,又能保證動力輸出。

據統計,中產階級是社會上汽車消費接受力最強的羣體,而他們購車的關注度普遍都集中在油耗方面,所以東風日產此次發佈的動力天團可以說是正中消費者下懷,無論是哪一款動力總成,都能給消費者帶來不錯的體驗。

雖然不知消費者會不會爲e-POWER買單,但從今年東風日產的銷量來看,其10月份斬獲終端銷量爲116,072輛,同比增長7.4%,創下史上最佳10月銷售記錄;而在市佔率方面,東風日產1-9月合資非豪華品牌累計開票市佔率也達到11.9%,同比提升1.2個百分點,整體成績相當不錯。

可見,動力革命再一次推動着技術的進步,這一次還推動着東風日產的進步。

廣汽傳祺的"鉅浪動力"

從2017年的43.9%到2019年的39%,再到今年的34.5%,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正在合資品牌的步步緊逼下節節敗退,敗退並不致命,致命的是在存量市場下的敗退。

從當下自主車市來看,三線之後的自主品牌已經潰不成軍,只有一二線品牌在絕境求生。雖然頭部自主品牌產品力在逐年提升,但自主品牌份額仍在逐年遞減,這是因爲消費者仍存在一個刻板認知——自主品牌產品力不行,所以營銷在其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11月21日,廣汽傳祺聯合週末畫報、現代傳播共同打造的"藝術巨浪——行走的美術館"中正式上演,之後還將遠赴重慶、西安、大連、杭州等城市舉行,踏出了廣汽傳祺新營銷戰略——"金三角戰略"下品牌增值的重要一步。

一直以來廣汽傳祺的營銷形式相對比較保守,此次廣汽傳祺與新媒體藝術家施政跨界聯合,無疑是廣汽傳祺跨界創新營銷互動方式、由汽車產品提供者轉變爲汽車技術引領者的又一實踐。

在這座"行走的美術館"中,我看見了一片運用程序算法創造了一個非物質化的數字海洋,廣汽傳祺正是通過這片永恆的海,讓消費者感受浪時而靜謐溫柔,時而又翻湧澎湃的魅力。

而其做這一切,都是爲了讓消費者更容易理解廣汽傳祺的全新一代動力科技"鉅浪動力",讓消費者知道鉅浪動力不僅能帶來如巨浪一樣強勁的力量,又如潮汐般帶來清潔綠色的動力,實現駕乘樂趣與環保節能之間的平衡。

經過十二年積澱,"鉅浪動力"已經形成了"兩大領域(發動機、變速器)、三大支撐(高效發動機、高效變速器、混動產品)、六個板塊(1.5L燃油發動機、2.0L燃油發動機、DHE混動發動機、WDCT變速器、AT變速器、DHT混動變速器)"的雄厚實力。基於"鉅浪動力"打造的全新一代動力總成產品,有更強勁的動力、更敏捷的響應、更低的油耗。

比如,廣汽第三代1.5L、2.0L發動機扭矩,相比上一代提升超過20%,發動機響應性提升30%。再比如,第四代2.0ATK發動機更是獲得了中汽中心認證的42.10%熱效率認證,是目前中汽中心認證的最高熱效率。

花這麼大篇幅來說傳祺的鉅浪動力,是因爲在本文的主題——汽車企業的品牌建設上,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

"藝術巨浪——行走的美術館"固然是一個營銷概念,但技術始終是品牌向上的牽引力,只是如何以消費者聽得懂的語言,將專業、刻板的技術進行有效傳播纔是重點,而這也說明廣汽傳祺技術品牌的道路纔剛剛開始。

TNGA對安全的定義

自6月12日的"皓影成績被盜"事件後,中保研已經消失了5個多月,具體原因我們此次並不深究。但是自2018年開始碰撞測試,中保研就如同大洋彼岸扇動翅膀的蝴蝶,引發了汽車圈的一場"安全"風暴。

10年之前,大多數人判斷汽車安全性的方法都是通過敲鋼板、聽關門聲、在車門站人等等判斷。雖然這其中某衆車企的引導作用非常關鍵,但是坦誠地說,我們對於安全性的理性認知,接近於零。10年之後,除了極少數的車盲以外,大多數人再也不會通過敲鋼板、聽車門聲、在車門站人的方式來判斷安全性,甚至還有一部分人明白了維修經濟性和碰撞安全性等概念。

可以說這一切都得益於中保研,因爲它的出現喚醒了汽車行業以及消費者對於安全性的重視和理性的認知,從我近日參與的廣汽豐田TNGA安全沙龍就能看出些端倪,我把它分成兩部分。

首先是車企。這次廣汽豐田TNGA安全沙龍廣州站其實是第九站了,也就是說在此之前廣汽豐田已經在8個城市舉行了此類線下活動。

在本次活動現場,廣汽豐田不僅展示了凱美瑞、威蘭達兩款TNGA車型供大家品鑑,還特別展示了凱美瑞切割車,讓大家更直觀的瞭解TNGA安全車身和安全設計。此外,廣汽豐田還對TNGA重新定義的5大安全標準進行了可視化的展具呈現,分別是安全保證、碰撞成績、安全設計、安全技術和安全關懷。

可能廣汽豐田更正消費者過往對汽車安全固有的誤區需要花費一些時間,但起碼消費者對汽車安全也有了重新的認知,加上中保研碰撞測試結果(得益於大量熱成型鋼的使用及高剛性車身骨架,凱美瑞、雷凌、C-HRA柱無變形,駕駛艙完好,確保車內人員的安全),可見汽車安全沒有捷徑,只有依靠技術積累。

另一部分是消費者。自廣汽豐田車型基於TNGA架構生產後,均在市場上受到了消費者的熱捧。2017年的凱美瑞,2018年的C-HR、2019年的雷凌以及2020年的威蘭達,每一款車型的月銷都破萬。由於中保研的碰撞測試,汽車駕乘安全排在消費者購車重視度前列,而TNGA安全賣點成爲廣汽豐田消費者購車主要理由之一。

過去或許存在日系車不安全的現象,但如今的廣汽豐田正在用實際行動作出改變,廣汽豐田將通過TNGA建設自己的安全技術品牌。

鵬氏"剪刀門"

以前說到"玩車門",一定是豪華車或超豪華車的專利,因爲一般擁有剪刀門、鷗翼門設計的車型成本較高、故障率也高,且這種開門方式不符合消費者日常使用習慣(就是爲了炫(zhuang)酷(b))。

但如今這個專利已不只屬於那些車了,自新能源汽車的逐漸崛起後,想擁有這些炫酷的造型的價格門檻變低了,特斯拉有了鷹翼門、高合也有了NT展翼門,如今小鵬汽車也在廣州車展發佈了自家旗艦轎車P7鵬翼版,綜合補貼後零售價來到了36.69-40.99萬元,進一步拉低"玩車門"的價格門檻。

但一個正在市場中證明自己的品牌,一款面向大衆的產品,卻配備了"剪刀門"這種"奢侈"的開門方式,乍看除了譁衆取寵好像也沒有別的解釋了。不過,當我在廣州車展稍微考證它的一些細節後,便能發現鵬翼門並非完全的"樣子貨"。

從車門最基本的功能看,我們一般上下車都需要通過門把手開啓,但鵬翼門不僅能通過門把手開啓,還能通過車外鑰匙、車外藍牙/NFC數字鑰匙解鎖、車外手機APP控制、車內大屏觸控、車內語音控制和車內門板按鍵開啓,解決了用戶因車門太高夠不着的尷尬。

從使用便捷性來看,鵬翼門可支持自定義開合角,你可對門的開啓角度進行個性設置,開閉控制精度以5%爲單位。此外,鵬翼門的左右各搭載了1顆避障雷達,在開啓過程中能夠自動識別障礙物並控制車門的運動,防止車門與障礙物的碰撞。

當然,僅憑這些只能說明鵬翼門使用價值尚可,卻仍無法洗脫"譁衆取寵"的嫌疑。但如今鵬翼門放在了銷量在逐漸上漲的小鵬P7身上,其更像是爲了打造屬於小鵬的技術品牌,畢竟當下好產品也要會吆喝啊。

車談君觀察

以前出現過生產資質競爭的1.0時代,也出現過性價比競爭的2.0時代,但當下市場已從增量轉爲存量競爭,當下不僅是技術競爭的時代,也是品牌競爭的時代,誰能打造認知度、溢價值更高的品牌,誰才能穩操勝券。

即使產品力在打造品牌的實踐中,越來越多的廠家認識到,消費者對於一種領先技術的認知、認可和標籤化的記憶。恰逢北京車展後,大多數車企都已經把自家的新產品亮出來了,廣州車展就順勢變成各個車企打造技術品牌的好機會。上述我闡述的日產的動力天團、傳祺的鉅浪動力、廣汽豐田的TNGA、小鵬的鵬翼門都是如此。

但技術很多是眼睛看不到的,技術講座也經常讓外行人包括媒體聽得一頭霧水,所以如何講好一項技術研發的初衷、難度、效果和發掘背後的故事是這個過程中的重難點。畢竟那些在市場上表現突出的技術品牌,大多走的並不是曲高和寡的營銷路線,而是以消費者願意聽、聽得懂的語言,逐步擴大了自身的聲量,進而成爲了消費者購車決策時的重要參考,奧迪quattro就是很好的例子。

但隨着新技術的引入,讓消費者對下一代汽車產品充滿了強烈的期待,同時也對新技術的陌生產生距離,汽車市場正進入一個期待且陌生的"換擋期",在建立技術品牌的道路上,汽車技術品牌營銷是適應這一時代的新利器。

因此,如果沒有真正的"技術突圍",當浪潮褪去裸泳者將無處藏身。

*本文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