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談評論員丁靜

監製:孫愛東

主編:王新亞

責編:張婉禕

校對:秦黛新

退款被拒絕、續住被驅逐,無奈、無助之下甚至罵街、動刀……近日,蛋殼公寓因資金鍊緊張,無法給房東支付租金,引發一些地方的房東深夜撬鎖、斷水斷電、驅逐租客,讓不少漂泊城市的年輕租客感受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寒冬。

長租公寓在資本和平臺眼中是“生意”,但對於漂泊的年輕人來說,卻是“家”。沒有在城市一次又一次搬家,沒有反反覆覆被黑中介“坑”過的人,無法體會一個可以長租、又不太昂貴的家對漂客們意味着什麼,更無法理解一個柔弱女生面對房東驅逐拔刀相向的衝動背後的心酸。

長租公寓的經營模式,原本是城市漂客們的希望。它以明顯高於市場的租金向房東收取房源,再以明顯低於市場的租金出租給租客,並且提供“租金貸”,租客向金融平臺貸款,金融平臺一次性將租客合同期內的所有租金支付給長租平臺,再由租客按月給金融平臺還款。承租者既享受了低房價,也緩解了一次性支付大額租金的難題。

然而,長租公寓表面精巧而輕盈、實質卻激進而“瘋狂”的經營模式經不起市場風雨的考驗,“長租安居”的希望變成了“長租難居”的現實。“高收低租”“長收短付”“租金貸”的高風險操作,要求長租公寓平臺不斷擴大規模,“拆東牆補西牆”。在瘋狂的擴張中,一些企業甚至誘導、誤導租房者使用“租金貸”。一些租客被告知,如果不籤“租金貸”合同便不能租房,簽了合同還可以免一個月租金;還有的租客在不被告知的情形下,稀裏糊塗就簽完了合同。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長租公寓行業“跑馬圈地”的發展模式難以爲繼:房東收不到租金迫切要求收回房屋,租戶每月正常還貸卻依然無家可歸……據不完全統計,8月起的一個多月時間裏,已有十多家類似企業疑似跑路,涉及資金上億元,受害者分佈於全國多個城市。這個解決城市年輕人租房困境的“金點子”,變成了傷害弱者、埋葬企業的“屎盆子”。

資本的“瘋狂”必須遏制。有人建議,應該要求住房租賃企業開設資金監管賬戶;也有人建議金融機構 “分賬”,金融機構每貸出一筆款項,並不是一次性付給予長租公寓,而是將一部分資金直接支付給房東作爲租金,一部資金分給長租公寓企業作爲運營費用。這種模式可以界定房東、租客、長租公寓機構間的資金關係,也明晰了長租公寓的角色——服務與中介信息平臺。

目前,住建部就《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明確將“長收短付”“高進低出”等高風險經營行爲納入監管。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此類平臺房源數量大、種類多,要形成強有力的監管“拳頭”,必須儘快出臺地方配套細則,建立市場、住建、金融等部門的聯合監管常態化機制,強“懲罰”重“防範”,保護房屋租賃市場健康發展。

這個冬天,掉入蛋殼“裂縫”中的,有的是涉世未深的高校學生,有的是囊中羞澀的職場新人,他們社會經驗不足,抵禦風險能力較弱,相關部門要儘快行動起來,形成合力,別讓他們築夢城市的心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遭受重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