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表现,比如在孩子出生一个月的时候,主要是睡觉,除了吃喝拉撒就是睡觉。在孩子两三岁的时候,就会变得不一样了,爱跟父母"唱反调"了,而且还特别的犟。

这也是传说中的可怕的两岁以及万人嫌的三岁!

2-4岁的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和身体也逐渐在增长,开始处于自我意识的发展上升期。

这个时候,孩子会发现自己长得越来越大了,也变的越来越能干了,自己能掌控的东西也越来越多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孩子对于身边的事情,逐渐的开始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开始萌发了强烈的掌控欲。

这个时候,当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想法有冲突的时候,孩子就会尝试捍卫自己的想法,希望大人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执行。

这就成为了传说中让大人头疼的"唱反调"!

其实,孩子爱唱反调,并非是件坏事,反而是件好事,说明孩子在发育在成长,需要大人正确的对待,有方法的进行引导!

对于孩子爱"唱反调",一般情况下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孩子天性好玩,希望能玩到尽兴才算数,所以不愿意遵守大人的规则。

比如孩子在游乐场玩的时候,说好了玩两个小时就回家,可是到了点之后,孩子就不愿意遵守之前的诺言,按时回家,而是要一拖再拖,不断的延长时间,甚至要到了其他小朋友全部走了才回家。

这个时候父母就会觉得孩子不讲道理,特别烦,特别是耽误了大人的正事的时候,于是就开始了唠叨,恐吓,批评甚至打骂。

然而这种方式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还会伤害到亲子关系,影响到亲子的良性沟通,会导致孩子以后不愿意跟父母沟通,采取顶嘴,不讲理的方法来反抗。

2.为了博取父母的关注。

这种情况在二胎家庭会经常出现,特别是二胎刚出生的时候,老大还无法接受的时候,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而常常闹别扭,跟大人"唱反调"。

这个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用心去观察孩子"唱反调"背后的动机,他们是真实的不愿意还是想博取大人的关注呢?我们做父母的在跟孩子的相处过程中,是不是有忽略孩子需求的地方需要改进呢?

在我们父母观念意识里面一些简单无所谓的事情,也许在孩子的心目中却是一件大事。

比如二胎出生后,在二胎还刚出生在襁褓里的时候,可能全家都会围绕这个"新成员"转,抢着抱啊,抢着喂奶啊等等,这个时候可能就会忽略到大宝,给大宝感觉自己不受宠了,从而导致落差感,为了引起大人的关注,可能就会采取"唱反调"的措施。

再比如孩子在画画上获取了一点小成就的时候,在向父母夸耀的时候,父母却觉得这个是乱涂乱画,没什么好夸奖的,从而忽略孩子的感受,也会让孩子变得爱"唱反调"。

还有一种就是不喜欢父母的沟通方式,比如父母爱用"命令式"的方式来跟孩子沟通。

这个时候,父母不妨换种方式跟孩子沟通,以平等的方式尊重孩子,并且给与孩子真心的感谢和鼓励,会比强势的命令来得更温和一些。

那么除此之外,面对家里的熊孩子跟自己"唱反调"的时候,家长不妨尝试以下的做法:

1.平静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在跟自己唱反调的时候,肯定会怒气冲冲,心里的那把火蹭蹭的往上走,这个时候切勿跟孩子沟通,而是应该先平静自己的情绪,深呼吸,告诉自己淡定,要"曲线救国"不能强求。

如果还是无法让自己平静的话,不如找个安静的地方待一会,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控制自己的情绪,再来跟孩子沟通。

因为只有大人平静了,孩子才会冷静下来,才能达到良性沟通的目的。

2.不妨利用"拆屋效应"的方法进行沟通

拆屋效应是什么呢?

鲁迅先生曾于1927 年发表了一篇名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中写道:"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这种先提出很大的要求来,接着提出较小、较少的要求,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拆屋效应"。

所以,面对孩子的"唱反调",最好是智取,不要强求,不妨先提出一个大大的要求,让孩子自己来折中,最终皆大欢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