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demyelinat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disease)是一種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臨牀較常見的類型是一種病因不明的T細胞主導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近年來,由水通道蛋白-4抗體(aquaporin-4 antibody,下文簡稱AQP4-Ab)引起的繼髮型脫髓鞘疾病視神經脊髓炎譜系障礙以及由髓鞘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抗體(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antibody,下文簡稱MOG-Ab)引起的原發型脫髓鞘疾病也在臨牀上受到更多關注。

MOG-Ab疾病、AQP4-Ab疾病和多發性硬化症雖具有一定的臨牀相似性,但也有各自獨特的發病機理和臨牀表徵。瞭解驅動這些差異出現的因素,可更深入地理解這些疾病,從而更好地開展早期診斷、治療方案優化和預後監測。脊髓病變是這三種疾病共有的標誌,它可能是許多臨牀表徵(特別是肢體殘疾和神經病理性疼痛等)的主要成因。脊髓磁共振成像爲非侵入式研究脊髓病變提供可能,但在這種體積較小且不斷隨生理節律移動的結構上成像,具有技術挑戰性。

11月18日,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爲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孔亞卓和牛津大學臨牀神經科學系教授Jacqueline Palace團隊在Brain上,在線發表題爲Quantitative Spinal Cord MRI in MOG-Antibody Disease,Neuromyelitis Optica and Multiple Sclerosi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爲單中心臨牀磁共振成像研究,運用多模態定量脊髓磁共振成像(quantitative spinal cord MRI)技術,招募多發性硬化症患者、MOG-Ab疾病患者、AQP4-Ab疾病患者和健康志願者共80人,獲取其頸部等區域脊髓的截面積、病竈分佈、纖維束各向異性分數和磁轉化率等定量指標(圖1),用於區分三種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並評估其與殘疾指數和病理性疼痛等臨牀指標的關聯性。

研究運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測試了脊髓成像定量指標對疾病類型的分辨和預測能力,結果發現,脊髓磁共振成像定量指標可區分出三種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圖2)。該研究通過比較脊髓成像定量指標與臨牀指標的關係,發現脊髓的結構萎縮與患者的殘疾指數相關最顯著,說明脊髓結構損傷可能是脫髓鞘疾病致殘的主要因素。同時,通過多重回歸模型,研究發現脊髓丘腦束的FA值與患者的神經病理性疼痛評分呈顯著負相關。脊髓丘腦束位於脊髓白質中,由脊髓側索和脊髓前索兩部分組成,是感覺信息由脊髓上行傳遞至大腦的重要通路,該結果進一步證明,感覺上行通路——脊髓丘腦束的損傷可能是脫髓鞘疾病伴發神經病理性疼痛的重要因素。基於該研究結果,脊髓彌散張量成像的白質纖維束分析有望成爲神經病理性疼痛研究的有效工具。MOG-Ab是新定型的疾病,相關研究較少,其是否會對中樞神經系統的灰質結構產生影響尚需探索。研究發現,MOG-Ab疾病患者脊髓灰質體積減小,且單相和復發型MOG-Ab疾病患者的脊髓灰質體積存在顯著差異。這一發現爲MOG-Ab疾病患者灰質結構受損提供第一個定量指標證據,並證明出現復發過程患者的灰質受損更爲嚴重,對於臨牀治療具有參考價值。

目前,大腦磁共振成像和分析技術已相對成熟,但是脊髓磁共振成像仍面臨挑戰。脊髓磁共振成像作爲開展脊髓結構和功能研究的非侵入性研究技術,可以爲脊髓疾病的發生、發展和預後提供更加具體和定量化的生理指標,對於基礎研究和臨牀應用均有重要意義。隨着成像技術的改進及分析流程的開發,脊髓磁共振成像在人體感覺、運動等基礎科學研究,以及脊髓損傷、脊髓炎、多發性硬化症、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和慢性疼痛等疾病的臨牀應用中逐漸得到推廣使用。

孔亞卓和Jacqueline Palace爲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中科院“科研信息化應用工程”項目等的資助。

圖1.(A)脊髓結構分割示意(B)各向異性分數(FA)圖、脊髓丘腦束(紅色)和皮層脊髓束(綠色)(C)磁轉化圖像分割(D)T2* 軸位圖,顯示灰質和病竈(E)灰質分割(F)病竈分割(G)病竈配準到T2結構像

圖2.通過正交偏最小二乘模型得出的預測結果:(A)MOG-Ab疾病與多發性硬化症(B)MOG-Ab疾病與AQP4-Ab疾病(C)AQP4-Ab疾病與多發性硬化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