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共產黨員網訊(通訊員許金亭)近日,記者走進清河縣永春梳絨廠,寬敞的車間裏運轉的120臺梳絨機不但沒有“隆隆”的雜音,而且續料、收裝成品絨及廢毛渣都是自動化……看到這現代化的生產場面,誰能想到它的前身只是一個小作坊呢。

圖爲廠區一角

永春梳絨廠的廠長叫李英春。當年,他以2萬多元起步,安裝了兩臺梳絨機,搞起了梳絨生意。歷經20多年的滾動發展,始初的梳棉機改成的梳絨機已被全智能梳絨機所取代,還蓋起了3000平方米的庫房、4000多平方米的生產車間,總佔地不到10畝的梳絨廠,創出了年超一億元的產值。

圖爲智能化梳絨車間

談起創業成功的訣竅時,李英春說:“一靠產品質量打市場,二靠誠信交天下。”接着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浙江有家生產羊絨面料的企業來電話,急需10噸18.5微米的細質綿羊絨,接到電話訂單後,廠裏組織連夜生產,可是到了發貨日期,還差200公斤,爲了按時發貨,有人建議摻上些19.5微米的。李英春一聽說,在質量問題上來不得半點含糊。於是,他親自給廠家打電話說明情況,並緊急購來一批細質原絨,按質量要求湊齊了10噸貨,並派車連夜送到了訂戶廠家。這件事,使浙江用戶深深感到,永春廠是家重質量講信譽的企業,自此,兩家建立起了常年供貨關係,僅此一個用戶,年用貨達500多噸。

圖爲原絨庫房

重質量,講信譽,是立足市場的通行證。在買賣交往中,永春梳絨廠的客戶越來越多,截至目前已擁有國內的固定用戶20多個。

隨着用戶的增多,永春廠有了帶動小微梳絨攤點的能力,於是李英春把幫扶的雙手伸向沒有銷售渠道的小梳絨攤點。王樓莊村李成才安有四臺梳絨機,因沒銷售渠道,原來總是梳梳停停,李英春就幫着他走貨,梳出的絨不愁賣了,李成才又安裝了六臺梳絨機,年收入由原來的幾萬元提高到近30萬元。李英春幫助走貨的不僅李成才一家。目前,周邊村的20多家小梳絨攤點都被他帶活了。

李英春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創業明星。他在富裕自己,帶富鄉親的同時,對國家的貢獻也越來越大,連年被評爲縣納稅模範,並登上了縣納稅模範光榮榜。

來源:河北共產黨員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