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霓裳01

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都需要處理好這三種關係:一是與自己的關係,二是與他人的關係;三是與世界的關係。

這些關係的原型與核心基礎,是孩子與父母的關係。一個人所有的關係,都是親子關係的延伸。

如果孩子從小在與父母的關係中從未體驗過贏的滋味,他們就會在關係上形成一種“習得性無助”的思維,認爲自己不可能贏。

於是,只要與別人有衝突,他們就會放棄自我意志與立場去迎合他人。這樣的孩子,自我長期處在壓抑中,甚至產生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

他們極度在意別人的想法與評價,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只能依靠別人的肯定與認可來維持,尤其是權威者和自己最在乎的人的肯定。

這樣的孩子,一是缺乏安全感,二是內心的自我太弱小,而這兩者又是相輔相成的。02

親子關係好,孩子才能放心地擁抱世界、探索世界。

孩子最初的安全感,來自於父母。

家長無條件的愛和接納,是孩子的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因爲他們最初的世界裏只有自己和父母尤其是媽媽;而在孩子自我意識形成的前十八個月,媽媽就是孩子的整個世界。

對孩子而言,媽媽愛自己=這個世界是好的,我也是好的;媽媽接納自己=我是受這個世界歡迎的。

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善意,這就是孩子安全感的最初來源。

父母給孩子愛與安全感,對孩子人生產生的作用有多強大?

一個內心有安全感的孩子,無論被傷害過多少次,依然對這個世界充滿着希望,因爲有父母在爲自己託底。

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孩子,無論別人之前如何善待自己,只要被欺騙或傷害過一次,就可能對這個世界感到絕望。

這樣的孩子很難再相信他人。於是,他們遇到事情時,無處訴說與排解,感覺孤立無援,他們的抗挫力特別差,脆弱而容易絕望,從而把自己引向絕境。

給孩子足夠安全感,就是在爲他們內心的強大做鋪墊。

只有滿足了安全感,孩子纔不再對陌生世界感到恐懼,就有了對未知世界進行探索的興趣和勇氣,爲後來的探索等行爲做好鋪墊。

當孩子嚐到了探索和冒險成功後的喜悅時,他的內心就會擁有不斷突破自己的新認知,讓他的內心自我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強大。03

安全感,其實是一種可控感。

當一個人受到的刺激超過他所能控制的邊界時,就會產生創傷感和危險感,這就是安全感的缺失。

安全感的缺失,會導致一個人內心失控、焦慮和不安。比如疾病、貧窮、戰爭等,最容易讓人沒有安全感,生活在焦慮和恐懼中。

這種感受會讓人易受驚嚇,不敢冒險,變得越來越小心翼翼。他們拒絕嘗試新事物,害怕改變,甚至懷疑人生,一點點小小的挫折都有可能擊垮他。

心理學家馬斯洛曾從多個方面對具有安全感和具有不安全感的人進行了對比。

缺乏安全感的人往往更容易感覺到自己不被接受。他們經常感受到威脅、危險、孤獨和焦慮。

其實,這些感覺並不是客觀的事實,但他們很容易當成事實,結果就會很可能不幸變成了事實。

因爲他們不信任他人、甚至敵視他人,視他人爲危險的,這樣,他人也會接收到這種對自己不友善的信號,就會回報以同樣的不友善行爲。

正如臨牀心理學博士生李松蔚形容的那樣:一個孩子哭喊着:“全世界都討厭我!”他哭着,躲着,詛咒着這個世界。這時候,全世界說:“我哪有討厭你?你有病吧!”於是就真的開始討厭他了。

所以,安全感是什麼?是一種主觀感受,一種可以放大效應、心想事成的精神利器。

安全感的缺失,還容易導致一個人內心自卑、神經質,他們常常生活在否定與自我否定的慣性思維裏。因爲他們有着悲觀的思維傾向,就會拒絕與外界產生連接以減少危險與傷害。

這樣的他們,常常會活在自我中心裏,很難感覺到滿足。同時,這些缺乏安全感者,很容易產生強迫性內省傾向。內心的罪惡感和羞恥感,讓他們更容易陷入病態的自責裏,甚至產生自殺傾的向。

而一個內心充滿了安全感的人會對世界滿懷善意。他常常感覺到自己被人喜歡和接受,有歸屬感;他對人充滿信任,待人友善、熱情,樂於與人合作。

這樣的他們,就很容易感受到世界和人生的愜意、溫暖,內心充滿自信、滿足與幸福感。04

精神分析理論認爲:

父母(尤其母親)是兒童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客體,在孩子幼小的時候,如果能夠給與孩子足夠的愛,持續的、穩定的、持之以恆、前後一致的、合理的愛,孩子就會體驗到安全感,並延伸出對於他人及世界的信任,並且感覺到自尊、自信以及對現實和未來的確定感和可控制感。

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做出一些言行不一的行爲,甚至撒謊、情緒化、反覆無常,孩子就會不知所措,懷疑世界,不信任他人。

如果父母表現的是打擊、否定和不信任,孩子就會受傷害,否定自己,否定世界。

很多孩子的安全感就是這麼缺失的,很多孩子就是因爲連父母都不站在自己那邊而絕望的。

我們如何才能給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一、父母一定要愛自己

讓自己內心充滿了愛與安全感,才能給予孩子所需要的安全感。因爲,你無法給出你沒有的東西。

父母的安全感來自於自己的內心,一定要學會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同時不要放棄學習與自我成長,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內心需求得到更好的滿足,獲得更多的可控感,讓自己變得自信與強大。

二、保持良好和穩定的情緒

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的焦慮與情緒化,很容易讓孩子感覺到失控,讓孩子生活在擔驚受怕中。

父母保持良好和穩定的情緒,才能給予孩子持續的、穩定的和持之以恆的愛,讓孩子感受到外部世界是基本可控的,也就是安全感。

三、學會信任和肯定孩子

信任與肯定的前提是接納。很多父母之所以很難信任和肯定孩子,而喜歡打擊和否定孩子,往往是因爲不接納孩子的現狀。這是因爲父母站在自己的視角上看,覺得孩子這不行,那不對。或這個做不好,那個又搞砸了。

其實,孩子的能力與心智還在發展中,很多時候我們眼中的孩子“不行”、“笨”以及“不自覺”等表現,是他們成長的一個必經階段。孩子的總體趨勢是向上向好的,他們需要被信任和被肯定,在獲得安全感的同時,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四、做孩子最好的精神支柱和港灣。

父母要了解孩子每一個階段的身心發展特點,尤其要看見孩子的內心感受與需求。這樣,才能成爲孩子真正的精神支柱。

瞭解的途徑,一是平時用心觀察孩子;二是學習關於孩子身心發展的各種知識;三是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感受、情緒與需求;四是與孩子進行平等溝通,傾聽孩子,幫助孩子及時排憂解難,消除困惑。

這樣,孩子就能向父母打開心扉,父母的愛與支持中獲得強大的精神支柱。

當孩子知道父母始終站在自己背後做自己的心靈港灣時,他就有了做自己的勇氣和力量。最終,他會依靠自己的力量來收穫內心的安全感。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