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年開始,就要接手德吉村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現在,還是由村民搬遷前居住村的簽約醫生負責。”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昂拉鄉德吉村村醫尕藏吉11月12日告訴記者。

德吉是藏語“幸福”的意思。在碧水藍天的黃河公伯峽庫區東岸邊,駐村第一書記洛加才讓站在黃河岸邊介紹,按照“山上問題山下解決”的思路,尖扎縣將7個鄉鎮30個村中生存條件惡劣、基礎設施嚴重滯後,就地無法脫貧的251戶946名貧困羣衆集中搬遷安置到生存條件和發展空間相對較好的黃河灘。

“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行路難、喫水難、上學難、看病難等是貧困地區長期困擾羣衆的“老大難”問題,易地搬遷成了唯一的辦法。

在德吉村精準扶貧戶拉尕措家寬敞明亮的正屋,牆上掛着的袋子裏插放着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手冊,還有高血壓、糖尿病、布病等的宣教材料。

拉尕措指着黃河對岸大山的方向告訴記者,以前住在裏面很遠的地方,家裏靠養羊、種青稞等維生。

拉尕措原住在尖扎縣當順鄉東當村,與她家簽約的是當順鄉衛生院。藏漢雙語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手冊顯示,她家簽約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包和門診基本醫療服務包。家庭醫生每3個月上門一次,目前家庭成員身體基本健康,家庭醫生上門以健康宣教爲主。尖扎縣衛生健康局局長李玲表示,易地搬遷戶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交接有個過渡期,目前讓德吉村的村醫跟着熟悉村民健康情況,然後再接手。

乾淨整潔標準化建設的德吉村衛生室在德吉村黨羣服務中心的一層,藥房裏靠牆立着專門存放疫苗的冰箱,旁邊牆上掛着疫苗冷鏈溫度記錄表的冊子。“要爲村裏45個孩子打疫苗。”尕藏吉說,平常每天有三四位患者來看病,多是感冒、小孩肚子疼等。藥房現有95種常用的西藥、藏藥,多的時候達到158種,都是從昂拉鄉衛生院進藥。

尕藏吉還有一項日常工作是指導村裏的孕產婦去衛生院建立母子健康手冊。“既可以在衛生院分娩,也可以去縣城的醫院。”李玲說。據瞭解,昂拉鄉跨黃河兩岸,鄉衛生院在黃河西側,德吉村村民要去對岸的鄉里,還得沿黃河往北走,到縣城過橋再往南才能到達,等於繞了一個大圈子。

尕藏吉說,村裏有3位精神障礙患者。衛生院來隨訪前,會提前通知她,由她去患者家裏溝通好,他們再來。有時,村民直接去縣城醫院住院,會把醫保卡、身份證、住院單等的照片用微信發過來,由她聯繫衛生院,辦理轉院證。

“每週要去醫院做3次透析。”德吉村村民吉合太加告訴記者,他2012年被確診爲尿毒症,幾年下來爲治病花了三四十萬元,家庭陷入貧困,2016年被定爲低保戶。“幾年來,自付金額不斷降低,現在每月看病花費1萬多元,報銷後自己交1000元左右。”李玲特意讓縣人民醫院打出幾份當天的精準扶貧戶的住院結算單,“醫療報銷比率達到90%”。

據瞭解,尖扎縣已對10163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1117名因病致貧返貧貧困人口開展家庭醫生簽約及“雙簽約”服務,簽約率達100%,履約率達100%。截至目前,累計完成35種大病篩查217人,慢病簽約服務管理752人,患者均已得到救治。

青海省衛生健康委近日宣佈,該省53.9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的7.8萬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全部脫貧。針對未來如何防止因病返貧,李玲表示,堅決貫徹摘帽不摘責任、不摘政策、不摘幫扶、不摘監管的要求,持續做好脫貧成果鞏固工作,加強易地搬遷扶持工作。

文:健康報記者 錢峯

審覈:曹政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