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慧

韓德讓的一生有兩個女人深愛過他,一個是蕭燕燕,二人雖被耶律賢拆散,但是卻愛到至死不休。兩個人爲愛私奔的深情,感染到了每一個人。

另一個就是李思,對韓德讓一往情深,即使知道蕭燕燕和韓德讓之間的情感,依然沒有放棄過自己的愛意。蕭燕燕被皇帝召進宮之後,靜靜地陪着韓德讓。蕭燕燕當了皇后之後,韓德讓追隨於她,盡心輔佐,因爲觸犯到了喜隱的利益,編排出兩個人的流言蜚語,是李思第一時間站出來,和韓德讓成婚,沖刷掉流言。

如果說蕭燕燕和韓德讓之間是目標一致,三觀相合的革命情感,那麼,李思的愛則有點小情小愛的味道,只是希望自己的夫君能夠平安,這便是她最大的心願。

同樣都是深愛,兩個女人的愛法截然不同。蕭燕燕懂得韓德讓心懷大志,成全了他的理想,而李思卻是那個守護在他身後,盡心照顧好他的衣食起居的小女人。

很多人會說李思是有點自私的,她把自己的小婦人心思用在牽絆韓德讓的抱負之上,相比起蕭燕燕的格局,她顯得很小家子氣。

也正如蕭燕燕所說:韓德讓是胸有丘壑之人,不只是爲了蠅營狗苟而活,更在於建功立業,留芳於百世。你忍心用你的愛就這樣把他困在小小的幽州嗎?

蕭燕燕是那個懂他的人,李思因爲自己的婦人之心,想要把韓德讓留在幽州,這樣的愛看起來有點自私的味道,也許這正是韓德讓深愛蕭燕燕卻不愛她的原因。

但是我理解李思的自私,因爲爲了喜歡的人自私沒有錯。

喫醋是愛的體現

李思對於韓德讓和蕭燕燕之間的所有事情都是知道的,知道他們兩人爲愛私奔,知道他們兩個人之間愛的牽扯。

即使後來二人皆以成婚,看似已塵埃落定,蕭燕燕成爲一國皇后,韓德讓也娶了她,但是李思何嘗不知道韓德讓心裏的真實想法?

她知道韓德讓娶她並非真心,而是不得已而爲之,知道在韓德讓的心裏,一直都有蕭燕燕的位置,作爲一個女人,她知道丈夫心裏有別人,但是卻無可奈何,這是她的悲哀。

皇后常常把韓德讓留下二人單獨議事,無論他們兩人究竟談的是不是公事,這對於李思來說,都不可能會心生猜疑。

面對自己的丈夫和別的女人單獨相處,想必哪一個女生都沒有辦法做到坦然,李思愛的自私,計較下朝之後皇后常常單獨留下韓德讓,這份計較,正是愛的體現,這樣的自私沒有錯。

李思裝病看似愚蠢,卻是無奈之舉

每次只要皇后留下韓德讓議事,李思都會裝病差人把韓德讓叫回來。這樣的行爲真的一點都不大度,可是卻也是無奈之舉。

一方面,李思喫醋,但是對方是皇后,她不能夠堂而皇之地找上門去和皇后辯駁,只有和自己的愛人發點小脾氣,使點小計策。

再則,李思知道二人之間的感情,主上何嘗不知。自古君上心思難測,尤其是耶律賢,身體孱弱,但是卻能夠逃過耶律璟和太平王的掌下,成功登上皇位,可見其心機深沉。

作爲一國之王,怎麼會允許自己的皇后和一個男人單獨相處,更何況兩個人還定過親。縱然韓德讓和主上情誼很深,但是他能夠做出從韓德讓手中搶走蕭燕燕,又怎麼可以保證不會因爲自己妒忌,和所謂的江山社稷,而做出傷害韓德讓的事?

之所以不動韓德讓,並不是耶律賢有多仁慈,而是因爲留着他還有用。

這一點李思看得很清楚,她只是想要保全自己的丈夫,並無他想。

李思是一個小女子,她眼中沒有江山社稷,只有愛人

蕭燕燕是有野心的女子,從她對述律太后的欽佩中就可以看出來她是一個對政治敏銳又心懷大業的人。

她和韓德讓之所以能夠走到一起,就是因爲兩人都心懷大業,又彼此欣賞,可以說是志同道合。

而李思只是一個小女子,她沒有政治抱負,也沒有任何野心,蕭燕燕的志氣在整個大遼,而她的所有身心都傾覆在整個家庭,傾覆在韓德讓身上。

這兩個女人完全沒有可比性,也未見得蕭燕燕的愛就很偉大,李思的愛就自私,只是兩個人的理想不同,抱負不一樣。

李思愛韓德讓的心不比蕭燕燕少,只是愛的方式不同而已,我們沒辦法要求蕭燕燕做一個小女人,也沒有辦法要求李思和蕭燕燕一樣做個有遠大抱負的大女人。

李思的愛在別人眼中自私,但是她對韓德讓卻是毫無保留,她的愛同樣偉大。

李思一直都在爲韓德讓而活,他去到哪兒,她就跟到哪兒,即使心裏並不願意,但是卻會一直追隨。

即使知道他這輩子可能都不會全心全意愛自己,但是依然願意嫁給他,只要能夠陪着他就夠了。

李思愛的深沉,愛得壯烈,最後還是因爲韓德讓而死,所以你說她自私有錯嗎?

無非是希望丈夫平安,希望能夠有一個孩子,在我看來,她的自私沒有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