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民辦中學如何改變寒門學子命運?碧桂園這支微電影講透了

知識是改變命運的美好力量

11月,天氣愈發寒冷。最近,一部公益微電影的上線,卻溫暖了無數人。

影片聚焦到了一個特殊羣體——貧困學子,講述了他們在追夢路上,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故事,劇情溫馨又催淚。

一所民辦中學如何改變寒門學子命運?碧桂園這支微電影講透了

他們都曾是“小天”,後來成了“國華人”

影片很短,僅僅10分鐘;影片又很長,講述的是兩代人與命運的抗爭。

多年前,楊少敏、蔡瑩、王永錕都曾以優秀畢業生身份在國華紀念中學畢業,並在畢業典禮上表明心志;多年後,他們志向不移,有人成爲山區支教老師,有人衝鋒抗疫一線,有人成功創業。後來,他們又因“小天”產生了聯繫。

小天家庭貧困,瀕臨退學。在王永錕捐建的振華小學學生活動中心啓動儀式上,支教老師楊少敏發現小天缺席,最終勸他迴歸學校。小天失聯的父親,也被援鄂醫生蔡瑩從死神手裏救了下來。

三人的故事交叉重疊,但都回歸到了對小天的幫扶。小天其實不再只是個體,他代表着貧困學生這一羣體。楊少敏、蔡瑩、王永錕其實都曾是“小天”,最終都在幫扶“小天”。

他們三人的命運轉折,從走進國華紀念中學開始。國華紀念中學是碧桂園集團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和聯席主席楊惠妍捐資依法興辦的全國第一所純慈善、全免費、全寄宿民辦高級中學,如今也是碧桂園“教育精準扶貧”的重要一環。

這所民辦高級中學,招收家庭生活貧困,學習成績優異,品質優秀的初中畢業生,並承擔他們在校期間所有費用,還提供助學金直至完成本科、研究生、博士等所有學業。學校的師資力量優質,學校也是按照高標準建設,不僅建有藏書室、教師閱覽室、學生閱覽室、圖書館,還設有心理諮詢室、形體訓練室、計算機網絡中心等功能室,音樂室、美術室、歷史室、地理室等專業教室,以及6個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實驗儀器設備也都達到或超過國家規定標準。學校每年計劃招收200名學子,每年各項日常開支超過6000萬元。

在這裏,楊少敏、蔡瑩、王永錕重燃希望,勇敢追夢,從“小天”變成了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國華人”。

一塊特殊的校碑

影片中,國華紀念中學校碑出現了多次。校碑,鐫刻着學校創辦者的殷殷期望,也影響着一代代“國華人”。

“我不忍看天地之間仍有可塑之才因貧窮而隱失於草莽,爲胸有珠璣者不因貧窮而失學,不因貧窮而失志,方有辦學事教之念。”校碑上有這樣一句話,字裏行間透露着創辦者對寒門有志學子的憐惜。

楊國強自幼家貧,17歲前未穿過鞋。農民出身的他經常會提起曾經窮得差點沒讀高中,因得到政府資助才完成學業、改變命運。後來,在兄長楊國華幫助下,他入門建築行業,從建築包工頭逐步成長爲世界500強公司掌舵者。

作爲成功走出貧窮泥沼的跋涉者,他深知寒門有志學子對知識的渴望,也堅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他說:“知識是戰勝貧窮的最好利器,擁有知識方可改寫一個人乃至國家的命運。人的生存與發展,國家的興旺與發達,社會的文明與進步,靠的是知識和智慧。”

功成名就後,爲回饋社會、紀念兄長,他決定爲寒門學子做些什麼。2002年,他出資2.6億元,將近一半身家,創辦國華紀念中學。創校之初,他就殷切囑託校領導和教師,學校的教育追求決不僅是考上大學,要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

學子們來到國華,也抓住了改變命運的機會。有人說,這裏沒有“貧困生”“非貧困生”之分,尊嚴得到了很好的保護;有人說,在這裏起點被拉高;有人說,這裏就是一個溫暖的家……18年來,3260名瀕臨退學的貧困學子來到了國華紀念中學,2582人已走出校門,繼續深造的學子中已畢業的包括803名碩士、141名博士。

楊國強說:“立校辦學的目的,是讓年輕俊彥從擁有知識開始,繼而擁有高尚的品格和靈魂,以建設國家和回報社會爲終點。我真誠希望每一個走出國華的學生,銘記本校‘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價值觀,既然受助於社會,當以奉獻社會爲終生追求。”

影片結尾,我們看到,很多學子已步入社會,有的成了科研專家、醫生護士、學校老師,有的投身公益事業,正在各行各業發光發熱。知識改變命運,他們受碧桂園“教育精準扶貧”之益,又成爲了反哺社會的人才。

2016年6月26日,國華紀念中學校友會、校友基金正式成立,校友會成立之際,校友會基金第一期亦籌到了60多萬的款項,用於幫助學弟學妹,薪火相傳,愛心延續。

扶智扶志,從“根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貧困的原因有很多,在知識經濟社會,物質脫貧能解一時之困,精神脫貧才能從根本上擺脫貧困。

教育既能扶智,又能扶志,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打“殲滅戰”的最後衝刺階段,在消除貧困的攻堅戰中,教育是一股關鍵的力量。

一直以來,碧桂園深耕教育扶貧,不僅創辦國華紀念中學,還通過創辦免費學校、設立教育助學金、鄉村教師培訓等措施開展教育扶貧,改變了無數寒門學子及其家庭的命運,有效地從根源上防止返貧,以及阻斷新發貧困。

曾經,清代詩人袁枚的小詩《苔》,在《經典詠流傳》舞臺上被鄉村老師和大山裏的孩子改成歌曲唱了出來,“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觸動了億萬人的心絃,讓我們看到孩子們對知識和夢想的渴望,也讓更多人意識到教育扶貧的任重道遠。

每個孩子的夢想都應被呵護,他們在貧窮的泥沼裏掙扎時,需要我們拉一把。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說:“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碧桂園這顆大樹就在用心澆灌“一片森林”,爲祖國培養棟樑。

“教育扶貧,授人以漁;一人成才,全家脫貧”,這十六個字生動詮釋出了碧桂園的教育扶貧理念,碧桂園的創新實踐也成爲脫貧攻堅大背景下具有樣本價值的探索。

多年來,碧桂園深耕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等領域,用心踐行企業責任的同時,不斷獲得社會認可,是具有代表性的責任標杆企業。在脫貧攻堅倒計時之際,社會需要更多“碧桂園”攜手並進,構築更美好的未來。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