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2年以來我國有514.05萬貧困學生接受高等教育

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記者餘俊傑)記者31日從教育部獲悉,2012年以來,我國累計有514.05萬建檔立卡貧困學生接受高等教育,數以百萬計的貧困家庭有了第一代大學生,高等教育向貧困生傾斜促進了社會的向上流動。

以“教育:消除貧困的重要途徑”爲主題的教育扶貧國際研討會31日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召開,探討教育與減貧的關係,分享我國教育扶貧的成功實踐與經驗做法。

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在致辭中說,普及有質量的教育是消除貧困的關鍵基礎。我國實施精準扶貧方略,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重要內容之一就是將教育作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現脫貧致富的根本之策。

田學軍表示,我國實施教育精準幫扶,大力支持貧困地區教育發展,構建完善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廣泛動員高等學校和職業院校實施產業扶貧,幫助衆多貧困鄉村走上致富道路,提前10年實現了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

與會國際專家普遍認爲,中國爲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也爲發展中國家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有益借鑑。希望中國對教育扶貧的經驗做法進行系統總結,與各國開展更多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減貧與教育互利發展之道,攜手推進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

研討會上發佈的《面向2030·中國教育扶貧的實踐》顯示,2020年,我國貧困縣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4.8%,較2015年提高近5個百分點,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底,義務教育階段1.45億學生中,輟學學生由臺賬建立之初的60多萬人降至682人,其中20多萬貧困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