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慢性腎臟病進展到尿毒症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腎病嚴重嗎?”

許多新腎友會問我這個問題。也有一些老病號會問: “聽說腎病進展到尿毒症的概率竟然高達xx%,真的嗎?”

這兩個問題本質上是一個問題,後者更具體深入一些。

大家都知道尿毒症很嚴重、很遭罪、很花錢、死亡率高,都想知道自己成爲尿毒症的可能性大不大,具體有多大?

關於這個問題,有三個很流行、卻不靠譜的說法。

一是:慢性腎臟病最終都要進展爲尿毒症!

(多位大專家都這樣說,很嚇人對不對)

二是:20%-50%的慢性腎臟病會進展爲尿毒症。

(雖然不如第一個說法嚇人,但也足夠讓人抑鬱了)

三是:慢性腎臟病進展到尿毒症的只佔1%-2%。

(這敢情好啊,聽着就舒服)

但是一個說100%,一個說1%,這差距都不是甩八條街了,99條街都甩出去了。其實這三個說法,都不靠譜。

爲什麼不靠譜呢?咱挨個來破解。

第一個說法,100%尿毒症

該觀點出現的場合,是在醫學院,或是醫院內的教學活動。老教授給年輕小大夫講:“慢性腎臟病至今沒有有效的治癒手段,隨着病情發展和腎臟衰老,都會進展到尿毒症。”

這話是沒毛病的。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無論您是位只能坐輪椅的殘疾人,還是身體倍兒棒如施瓦辛格,一旦過了40歲左右,腎功能會以每年1%的速度下降,原因無他,衰老。任誰都扛不住衰老,只要年齡足夠大就一定得腎衰竭、尿毒症。若您有長生不老仙丹,當我沒說。

另外,什麼叫做“有效的治癒手段”?

治癒率3%(重症)算嗎?肯定不能算;

治癒率10%(比如IgA腎病)呢?也還是不足以說能治癒;

治癒率30%呢?誒,這就夠格引起一場爭議了,專家們各抒己見,百家爭鳴。

可是治癒率能達到30%的腎病較少,不是主流,比如微小病變腎病,不能代表全部,停藥、指標恢復正常的是還是少數,而且其中還包括自愈的。整體來講,不能說慢性腎臟病可以治癒。

最終都進展爲尿毒症的說法,教學工作中可用,加深學生對腎臟生理的認識和對慢性腎臟病的整體感知。但此觀點沒有臨牀意義,有些醫生在臨牀工作中對患者也這樣說,並非一個好的決定,容易引起誤會。

第二個說法,20-50%

這個觀點有一個前提條件:它是統計的各病理類型的數據,也就是僅針對做了腎穿刺活檢的患者。病情要是不嚴重誰做腎穿?

要知道,慢性腎臟病知曉率10%,100個腎病中90個不知道自己患病(多是輕症),只有10個知道。這10個確診的患者,做腎穿的不到一半。

只統計病重的,對普通腎友沒多大意義,你要統計嚴重腎衰竭的,尿毒症發生率更嚇人。

第三個說法,1-2%

這個說法怎麼來的呢?

它統計了一下我國腎病患者有多少:1.2億;再看我國尿毒症患者有多少:100多萬。

尿毒症數量佔腎病的1%左右,於是就說:“腎病患者只有1-2%會進展到尿毒症,看吧,數據一清二楚,尿毒症風險很小,別擔心呀……”

Stop!

這個邏輯真是……醉了。

打個比方:1億人排成縱隊正在朝着懸崖進發,走到懸崖邊上,進而摔死。

我腦袋一熱這麼一統計啊:總共1億人,懸崖邊上(相當於尿毒症)有100萬,關鍵的來了:走到懸崖邊的人只佔總數的1%!

看吧,風險很小,所以繼續往懸崖走,99%走不到懸崖邊的,別擔心呀……

類似於一件事,新冠肺炎剛爆發時期,武漢確診2000人,死亡20人。於是不少人說:新冠死亡率只有1%,沒那麼可怕。

而那些剛發現、未來將發展到病亡的患者佔比更高,就不算數了。

腎病羣體真實的尿毒症發生率

很遺憾,並沒有這項權威數據,90%的腎病患者都不知道自己患病了,確實很難統計。可以確定的是,肯定高於2%,肯定低於20%。

有一些專家傾向於認爲是5%左右,筆者比較贊同這個數據,綜合來看比較客觀。

5%,是高還是低?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有人很擔心,都成了一塊心病;有人就是沒事人一樣,50%的已確診患者是不治療的。

可能筆者比較激進吧,一直認爲這個數值太高了,我們應該更加重視,應儘快採取更加積極的措施進一步改善。

要知道,美國等多個發達國家的尿毒症患病率,在2010年後已經成功被扭轉,開始逐年下降,而我國還在逐年上升。

爲什麼?國外患者喫的腎病藥物我國都有,我國還有可以聯合中醫藥的優勢,我們並不是沒辦法把慢性腎臟病控制得更好,只是要做的還缺很多,很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