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醫,我們會想到什麼?

相信不少人和我一樣,腦子裏浮現的都是頭髮花白的老爺爺,閉着眼睛、摸着鬍鬚給患者號脈、鍼灸、火罐、三伏貼、膏方等等。

可在青田縣人民醫院的中醫鍼灸科裏,有一名深受羣衆信賴的“年輕的老中醫”。

說她年輕,因爲她是80後;說她老,因爲她多年與羣衆打交道,行醫經驗老道,醫術精湛。她就是青田縣人民醫院中醫師——杜微微。

杜微微

中醫科主治中醫師

2008年6月畢業於湖南中醫藥大學,2017年在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內科和中醫婦科學習進修。

擅長中醫內科及中醫婦科病的診治,如咳嗽、慢性胃炎、口腔潰瘍、失眠、習慣性便祕、眩暈症、頸椎病、腰腿痛、月經不調、痛經、黃褐斑,先兆流產等,療效顯著。同時對中醫兒科常見病有一定的治療經驗,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好評。

走上中醫之路,

是偶然中的必然

1984年

杜微微出生於青田溫溪的一戶商業家庭。

從小杜微微就喜歡跟着家人進中藥店,喜歡聞那股子濃濃的草藥香味兒,也喜歡那一層層木製的小格子,小格子用毛筆寫着各種稀奇古怪的藥名,很神祕,似乎每一個方格子裏都有故事。

2003年

高考,杜微微的家人希望她能報考醫學院,學西醫。在心裏掙扎了一段時間的杜微微,還是選擇了中醫。

大學5年,杜微微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學習上。白天上課,她不放過老師講的任何細微之處。晚上回到宿舍,當天學習內容系統地整理一遍。

在校期間,杜微微摘記了古今名醫的臨牀經驗、典型病案,寫下不少的學習筆記。一有空,她就去學校旁邊的省附一院見習,在那裏杜微微有幸接觸到多位中醫大師,跟師期間,杜微微的勤學好問、喫苦耐勞獲得導師們的肯定。

大學五年,身爲班長的杜微微每年都拿獎學金,被評爲三好學生或者優秀幹部。

2008年

畢業時,杜微微報考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並被錄取。

在得知青田縣人民醫院需要招收一名中醫師時,她又毅然回到家鄉,參加考試,最終以筆試面試第一名的成績被醫院錄取!

知行結合,勤學善悟

01

夏日炎炎的下午,中醫科門診人不多,給患者看診完的杜微微正讀着一本厚厚的中醫書籍,晦澀難解的古文她竟也看得津津有味。

從湖南中醫藥大學畢業後,杜微微來到了青田縣人民醫院的中醫科,剛到科室,杜微微跟隨着陳忠偉主任坐診。

那4個月,杜微微見識到了病人凌晨排隊等待的辛苦,一位位慕名求醫而來的患者,帶給杜微微極大的觸動,也引爆了她內心深埋已久的恐慌:“我發現身邊的人有太多身體上的問題。

我爸媽長期高血壓,親戚幾十年的頑固性失眠……看到他們那麼痛苦,治病又這麼艱難,愈發堅定了我學中醫的決心。”

02

在臨牀工作時間越久,杜微微就越發現自己的水平不夠,雖然她在不斷的吸收書面的知識,可是終究是紙上功夫!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去悟。對於學中醫的人而言,想在短時間內靠“讀書”“閱人”“自悟”有所成就幾乎不可能,似乎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到“名師”。但茫茫人海,經師易遇,人師難求。

2017年,杜微微再次踏上了學習之路——去浙江省中醫院進修學習。進修期間,杜微微先是在浙江省中醫院中醫內科學習,師從夏永良教授,夏教授家學深厚,五代家傳中醫,自小就受到中醫文化的薰陶,耳濡目染,對中醫經典爛熟於心。在給杜微微講解疑難時,經常是經典條文、方藥歌訣脫口而出,夏教授希望杜微微能很好地繼承中醫經典,但不要拘泥,經方和時方可以結合使用。

杜微微說,夏老師十分擅長中醫內科疑難雜病的診治及養生保健,這4個多月,她學到了很多東西,這是書本上所不能學到的。

03

進修的後2個月,杜微微跟隨婦科名家吳燕平教授學習,吳燕平教授是著名國家級名中醫“裘氏婦科”傳人,十分嚴謹,對學生要求嚴格,在跟着吳教授的時間裏,杜微微在中醫婦科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杜微微說,進修時很辛苦,這種學習的經歷和收穫,不僅讓我獲得了寶貴的經驗與學識,同時也成爲日後臨牀工作的寶貴財富。回憶起當初的學習經歷,杜微微的記憶依然鮮活。

04

醫案是學習中醫的重要教材,多年來,爲患者診斷之餘,杜微微刻苦鑽研中醫理論,研究古今知名老中醫的醫案。

杜微微

像《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這些經典的古典醫籍,上學時都已經會背一些了,可是結合臨牀實踐再重溫經典醫籍就會有新的感悟,我每天都要學習,越學越上癮。

厚厚的筆記本和密密麻麻的筆記都是杜微微一點一滴的累積。

診治認真,備受稱讚

現在西醫診療較多地藉助於現代化的醫療設備做檢查或是各種各樣的化驗,杜微微看病充分發揚祖國醫學傳統,憑“望、聞、問、切”四字認真診治。

在門診排隊找杜微微看病的患者多是老熟人,提起找她看病的經歷,患者稱讚她:溫婉柔和,看病特別認真、仔細,從不亂開檢查單,小藥方治大病。

患者朱女士

她詳細地詢問我們身體的方方面面,開藥方也是斟酌再三。有的醫生給熟人看病纔會認真一些,對一般的患者問幾句就開藥。

杜醫師不管給誰看病都非常認真、仔細。作爲患者我能感覺到她的真誠、細緻,所以找她看病心裏特別踏實。

一名肺癌手術後病人,口腔潰瘍非常嚴重,到處求醫都無效,經人介紹下,也找上了杜微微。

經杜微微辨證治療後一個療程後,口腔潰瘍好了一大半。經過後期調理,患者口腔潰瘍完全好了,現在時不時過來找杜醫師調理,成了杜醫師的“忠實粉絲”。

一位失眠的全職二胎媽媽,往返多家醫院治療近半年,始終收效甚微,在萬般無奈之際,經朋友介紹,她找到了杜微微。

杜微微辨證論治後,結合患者產後血虛,情志抑鬱,運用中醫“疏肝解鬱、補血安神”的理念,方用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合四物湯加減治療。患者服用5劑中藥後,第二次複診過來跟微微說,這半年來第一次睡的如此安穩。

在杜微微看來,當好中醫醫師除了要夯實中醫基礎理論知識,還要有紮紮實實的“望、聞、問、切”功夫,診病切忌粗心、走過場。

她診病先細心地望,再聞聽聲息,接着耐心地問,而後嚴謹地切。凡是經她診治過的病人,都說杜微微真正切在脈上、知在心上、治在病上。

採訪結束時,杜微微微笑着說:“作爲醫生,只有德藝雙馨,才能無愧於醫生這個光榮的稱號,才能無愧於病人的信賴;作爲一名共產黨員,最大限度地爲患者減輕病痛是我的使命,是我從醫的初衷。傳播祖國傳統文化,傳承中醫國粹精華,我們中醫人更應以夢爲馬、不負韶華。”

中醫作爲一門傳統文化,幾千年的歷史沉澱使其博大精深。中醫學的發揚光大,有賴於中醫人;中醫人的代代相傳,有賴於中醫魂;中醫魂的固守熔鑄,有賴於學術傳承。

作爲中醫師,杜微微心無旁騖,工作之餘,刻苦學習中醫經典著作、名醫醫案、各家著論,拜訪名師,不斷進修學習,及時掌握本學科的新技術、新方法,同時不斷總結經驗,只爲更好的服務每一位患者。

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魅力恆久遠。對中醫的熱愛和對事業的追求,一直在鞭策着杜微微向更新更高的境界奮進,激勵着她精心譜寫國醫人生的華彩篇章。

來源:青田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