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50年代開始,心腦血管疾病逐漸取代傳染病而一躍成爲我國第一大死因,而高血脂是引發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他汀類降脂藥由於其藥效強,安全性高等優點被廣泛使用,代表藥物有瑞舒伐他汀和阿託伐他汀。

他汀類藥物在心腦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地位已得到肯定,大量的循證醫學證據顯示,他汀類藥物可明顯延緩甚至逆轉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進展,減少心腦血管疾病的致死率和致殘率。

不過是藥三分毒,他汀類藥物也不例外。那麼,長期服用他汀類藥物會有哪些副作用呢?

肌肉問題

他汀類藥物服用者反映最常見的症狀就是腿、軀幹、肩部和上臂肌肉痠痛或疼痛,一些他汀類藥物服用者也反映肌肉無力、灼痛、壓痛、僵硬和痙攣。

在大型的臨牀實驗中,5%-10%他汀類藥物服用者反映肌肉相關問題,但他汀類藥物並不一定是根本原因。

血糖升高

研究發現他汀藥品可引起患者血糖異常,表現爲空腹血糖水平升高、糖化血紅蛋白水平升高、新發糖尿病、糖尿病血糖控制惡化等。

不過在實驗中,與服用安慰劑的患者相比,患糖尿病的風險增加很小,實際上額外風險不到1%。

智力/記憶力

服用他汀類藥物的一些患者反映突然的記憶喪失、混亂和“模糊頭疼”,但他汀藥物停止服用後,這些症狀消失。

轉氨酶升高

他汀類藥物可以引起肝轉氨酶升高(損傷肝臟),多發生在用藥1個月前後,如轉氨酶升高的正常上限的3倍時就要停藥約4~6周,如轉氨酶正常了,可換用其他藥物。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他汀類藥物所致肝損害的發生與服用劑量有一定關係,服用10~20毫克的劑量,一般不引起轉氨酶升高,但如劑量增加至40毫克或更大劑量,就有可能出現轉氨酶升高爲特徵的肝損害。

我國已有10多種他汀類藥物可供選用,但長期應用,爲避免出現副作用,應注意以下事項。

生活方式

治療高脂血症首先應從膳食着手,即低脂肪、低糖、高蛋白飲食,禁食動物內臟,堅持鍛鍊身體,在此基礎上加用降脂藥。

忌盲目聯合用藥

研究證實,服用他汀藥物的同時,盲目濫用其他藥物是誘發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的“罪魁禍首”。比如目前使用非常廣泛的大環內酯類,如紅黴素(包括克拉黴素和羅紅黴素等);還有抗真菌藥。這些藥物與他汀類藥物(特別是阿託伐他汀等)聯用時,因“競爭性抑制”作用,增加橫紋肌溶解的危險性。

適當補充維生素

長期服用他汀類降脂藥物應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K等脂溶性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

另外,需要說的是,同降壓、降糖類藥物一樣,他汀類降脂藥也只是控制血脂水平,而無法一勞永逸地徹底扭轉血脂代謝異常,所以降血脂藥物的治療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然,藥物的劑量不可隨意增減,需由醫生適當調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