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生態富民:把握高質量發展生態文化產業的人本邏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十四五”期間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出全面部署。2020年11月3日公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發展生態文化產業,實現生態富民,切近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提出的“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現實要求,也是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積極回應。

  發展生態文化產業,彰顯綠色底色。綠色是生態文化產業的最大優勢。生態文化產業是以精神文化產品爲載體,向消費者傳播生態、環保、健康、文明信息的新興產業,是一種無污染、低消耗、高效益的綠色發展產業。加快發展生態文化產業,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2018年5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加大力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生態文明建設爲生態文化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是生態文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穩固基石。實踐證明,生態文化產業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爲導向、社會效益爲前提,重視生態環境治理。不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能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又能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發展生態文化產業,要有底線思維。堅持底線思維就是要高起點、高要求、高質量推動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又要處理好與生態環境質量、生態文明建設之間的關係。近些年,由於唯GDP主義、消費主義氾濫,越來越多的人類生產活動不斷觸及自然生態的紅線。只有通過增強生態文明意識,充分認識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性,堅定不移地貫徹保護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才能深刻領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從而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愛護自然,樹立以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爲主的價值觀念,爲守住大自然的生態安全邊界貢獻力量。

  發展生態文化產業,以科技創新爲支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爲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科技與文化本是對孿生兄妹,二者相輔相成。新時代能夠提供給人們美好生活所需的源頭活水,根本在於文化創新。生態文化產業以生態資源爲基礎,以文化創意爲內涵,必須立足現實,與時俱進。一是要開闊思路、加大創新力度,使文化創新與科技創新雙向互動;二是要着力打造文化、生態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生態文化產業,發揮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樹立生態文化產業品牌;三是把生態自然資源、歷史文化資源與高新技術相結合,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有效轉化爲社會經濟生產發展的新增長點。

  發展生態文化產業,要辯證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經濟高質量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是社會進程中的一體兩翼。良好的生態本身就是最大的財富,蘊含着無窮的價值,能夠源源不斷地創造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等綜合效益,關鍵之處在於找準平衡點、發力點和着力點。首先,在實踐中樹立新發展理念,才能獲取保護生態環境與高質量發展經濟“雙豐收”。其次,在實施中貫徹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產業轉型。最後,以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爲奮鬥目標,彰顯人民至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建議》描繪了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遠景目標,必須依託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提升生態系統質量,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藍圖繪就,未來可期。生態文化產業實現了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促進文化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有機統一。隨着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大力發展生態文化產業正當其時、恰逢其勢,既要“塑形”,也要“鑄魂”,發揮生態文化產業的文化與經濟雙重屬性,鉚足幹勁,攻克難關,努力奪取生態、文化、經濟和諧發展的新勝利。

  (作者單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相關文章